学生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学生健康

语言暴力”成校园伤害之最

来源:网络

最近看到一份调查报告,让我心情十分沉重。“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会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语言伤害”、“同伴暴力”、“运动伤害”成为当前小学生认为亟待解决的三大校园伤害问题。其中“语言伤害”成为小学生最关注的、认为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比例高达81.45%。

曾几何时,体罚或变相体罚行为被口诛笔伐,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教育管理部门严令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家长们也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孩子的权益,使得体罚或变相体罚现象大幅度降低。但是,随之而来的“语言暴力”也明显抬头。一些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常常肆无忌惮地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对学生横加指责、冷嘲热讽,有的长期对一些“问题学生”有意冷落,甚至“横眉冷对”。这种“语言伤害”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害处不浅。如果说孩子是一棵幼苗,那么体罚伤害的是外部的枝叶,而语言暴力伤害的则是根脉。枝叶折损还可以恢复,而根脉挫伤将直接影响成长。学生虽然年幼,但他们的自尊心却比成人更敏感,也更脆弱。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语言暗示,哪怕是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可能对其健康成长产生极大的潜在影响。“语言暴力”不仅侮辱学生人格,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师生的对立情绪,影响教学效果,严重的还会导致学生心智失常,丧失生活的勇气,引发厌学、逃学、违法犯罪、自杀等严重后果。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获得教师的赞扬和肯定是学生心理的需要。这种需要一旦满足,人的潜能便会奇迹般地被激发出来,教师的宽容与体谅应该胜过批评千万倍。一句鼓励的话可以让学生心中充满温暖,温暖就是前进的动力;一句关切的问候,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心灵之门打开了,再要求学生做些什么就容易了。

学生需要知识的滋润,同样也需要心灵的关爱。面对学生,我们的教师一定要少一些讽刺和挖苦,多一些耐心和友善,尤其是在学生“屡教不改”时,更要冷静、克制,别让“语言暴力”刺伤了学生的心!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