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学生健康

青春期心理教育不可忽视

来源:网络

孩子性早熟家长的烦恼同时拥有成人的身体和孩子的大脑是令人烦恼的,儿童性成熟提前问题是全世界的父母都不愿面对又不得不面对的事实。美国《儿科学》杂志不久前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超过40%的黑人女孩和14%的白人女孩8岁时胸部就开始发育,这还只是那些由父母带着去看医生的孩子。在巴赫那个年代,男孩到17风后才变声,现在已提前到135岁,女孩月经初潮的平均年龄是125岁。如今青春期提前到来了,如果说单年和成人之间还有“过渡”,那也非常短暂,我常听到父母在抱怨自己的孩子“该懂的不懂,不该懂的太懂”、“单年太短,成长太快。”

我常常在公共场合看到“半个大孩子”,他们的体型、着装和成年人没多大区别,但一张口就暴露了他们的幼稚。有一天,我在公共汽车上遇到3个姑娘,她们高声说笑,旁若无人。中间那个1米6左右,削得很短的头发和双肩背包,还像个学生,其他两个身高都在1米7以上,其中一个染了棕红色头发,西服领口露出带蕾丝花边的黑色低胸内衣。如果她不和短发女孩子提到“咱们班”之类的话,谁会相信她是中学生?完全是一个时髦女郎!她对同伴说:“我一直琢磨着在鼻子上打个孔就可戴个闪闪发光的鼻饰了,我在迪厅见人戴过,咱们学校还没人这么酷呢。”同伴问会不会比扎耳朵眼更疼。那女孩说:“疼我倒不怕,我怕说话鼻子漏风……”真让人哭笑不得!这些倾向表明90年代的儿童已受到过量信息刺激。很多人已经意识到孩子过早进入青春期的部分原因是受媒体的影响,许多商业广告都带有性色彩,整个社会充满了性,这使孩子们越来越早熟,过早意识到性问题。

我的孩子就是从小在电视屏幕前长大的,他对“接吻”的镜头似乎已“熟视无睹”了,但我和妻子仍不放心。面对媒体、信息和商业联手形成的一个强大力量,缺乏判断能力和经验的青春期显得更加脆弱。成人生活方式和道德标准的改变在信息开放的时代让孩子们无所不知,为此,做家长的都表示担心。

青少年性成熟提前对心理的特殊影响,就是性意识的过早觉醒,它导致青春期不男少女过早产生性兴趣、性冲动和性梦幻,以及异性吸引和性代偿现象(手淫),更主要的是其性烦恼的加剧。

青春期少年的“三大烦恼”青少年性烦恼主要表现有:体像烦恼、异性吸引烦恼和早恋烦恼。

体形烦恼:随着外形的巨变,青少年会产生很多焦虑和烦恼。这是因为多数青少年都希望自己有一个理想的身体形象,一旦发现自己身上所发生的一切与构想的差得太多,就会产生各种烦恼。而且,当代青少年在自身性特征方面提出的问题与以往青少年有很大不同。过去女孩子为自己隆起的乳房而害羞,常用躬背姿势来掩饰。现在不少女孩则提出:“我的乳房平平怎么办?还会发育吗?还会再隆起吗?丰乳霜有用吗?”男孩中常有性器比较,对自身睾丸和阴茎发育十分关注,还有像如何看待自己的高矮,形体的胖瘦等,都是过去的孩子不会提出而今却成为许多孩子关心的问题。其中男孩总忧虑自己不够高大,不太像堂堂的男子汉,女孩最怕发胖,哪怕是暂时的都会令他们有一种病态的感觉,所以常常背着父母偷偷地节食。 发育晚的男女少年显得瘦弱矮小,也容易产生缺陷感、自卑感,认为自己不会得到异性喜爱而感到压抑。有些青少年因自己容貌或生理上的缺陷而产生一种沉重的精神负担,形成自卑的性格。体形烦恼在青少年烦恼中占有很高比例。

异性吸引烦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在生活条件、营养摄取方面都已大大改善,青少年性心理发展开始提前,由于性觉醒而引起了青春骚动,一些少男少女从初中或更早就出现对异性的依恋心理。社会大众传媒电影、电视、录像和书报充斥着对性的渲染,也给青少年创造了一个性早熟的环境。当一个男孩或女孩外表、学业、气质比较出众,周围的异性与之接触时,就较多的以隐晦的、含蓄的、试探的形式与之进行感情交流。90年代青少年除这种隐蔽形式外,不少人以主动的、公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不少家长反映自己女儿对中意男孩的迷恋,这就是近年来出现的“女追男”现象。难怪《还珠格格》中的赵薇成了许多女孩青春偶像,她们已摆脱了昔日少女的害羞,大胆坦然地与异性接触,表示自己心中的爱慕。但家长的批评使她们面临诸多烦恼。

早恋烦恼:爱神已过早地闯进中学的校园。1997年9月上海市抽取1055名学生进行“中学生早恋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早恋已达相当的比例,占学生总体人数的12、5%,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对早恋的态度上,无条件支持和有条件支持的比例高达342%。而对中学生早恋与学习的关系上,持肯定比例还高于影响成绩的比例。这表明中学生对早恋问题的态度趋于开放,但中学又明确规定不能谈恋爱,使一些堕入爱河的少男少女十分烦恼。

有些朋友知道我是研究表少年问题的,经常会介绍一些家长前来咨询孩子早恋问题。这些家长很苦恼。我发现许多这类情况是家长工作太忙,对孩子青春心理变化关心不够造成的。我们调查发现,早恋从年龄上看,有两个多发区,一是初三(以女孩为多),二是高一(以男生为多);从恋爱层次看,成绩好和班干部的同学略高地成绩差的同学,普通中学比例高于重点中学比例。所以,我认为在孩子进入青春初期就应该进行性教育。有些家长仍坚持“封闭教育”的想法,认为孩子长大后,有关男女间的事情,他们自然而然地知道,就如沉睡的孩子,不必去唤醒他们。这种想法是欠妥的,在大众传媒发达时代,孩子很早就接触到了大量的性信息,如果我们不去进行性教育,“社会”也已经在对他们“教育”了。

开放环境应该进行“开放教育”

最近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在采访了全美微软公司16262名学生后发现,美国中学生有风险的性行为已逐步降低。出现这种结果与学校、家长、卫生官员对学生们的性安全教育分不开。美疾病控制中心青春期学校健康主任科尔贝说,调查表明,给学生灌输性知识并不造成滥交,只会有好处。所以,我认为在开放环境中,应该实行“开放教育”。对待青少年性成熟提前带来的性心理问题、早恋问题,家长须格外耐心细致。下面几点供家长参考。

父母是性教育的启蒙老师。有人认为父母是子女的长辈,不能谈及有关“性”的事,在同辈中可以谈,甚至可以开玩笑,但在子女面前一定要避讳,不然就有失身份。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人的性别意识和性心理发展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生理现象,是生理能力和社会力量共同的产物。生理能力是自然而然的,视个体本身的强弱而定,一般来说很难加以改变,这就使社会力量成为一个重要的可变量。据心理学家观察发现,一个人的情绪、气质等至少有50%打上了深深的家庭烙印。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理应承担对子女的性教育职能。如孩子的性提问,父母要耐心解答,任何讥笑或压制作法都会影响孩子对你的信任。当子女进入青春期,父母更要给予特殊的关心。第二性特征出现、体态变化、月经初潮、首次遗精等,常常会导致孩子心理失去平衡。发育较迟的孩子,自感矮人一截,发育较早的孩子,自感与同龄伙伴一般。此时,孩子有一连串的疑问,迫切需要解答,父母若及时关心指导和安慰体贴,给予圆满解答,并且贴切的话语中充满了爱,孩子就会认为父母是完全可以依赖的长者,因而对父母增加了几分敬意。

科学指导孩子交往异性。在西方文化背景下,一个成熟的青少年,如果没有与异性约会,父母认为需要心理治疗;在东方文化背景中,一般认为孩子首先是要功课好,想与异性交往的不是好孩子。其实,随着生理发育成熟,性意识萌芽,男女同学都会产生对异性的好感和爱慕,有一种与有好感的异性同学相接近、了解、交往并结为朋友的需求,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在一定意义上,如果没有外界的刺激,青少年性意识的萌芽,只处于自发状态。现在有不少做父母的不让进入青春期的男女同学正常交往,以免影响学习,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懂“异性”是纯洁,是一种美德,因此,抓智育,抓德育和体育,就是不抓性育。其实把孩子“封闭”起来是不解决问题的。在大众传媒发达的今天,“净化”的环境是不存在的,这样反而会使你的孩子缺乏“免疫力”。有效的方法是让男女同学正常交往,把你孩子的同学们请到家中来,这样也能减少因孩子单独外出或个别接触带来的问题。

悄悄发生的问题应该悄悄解决。早恋不等于堕落,视之为洪水猛兽,大可不必。青春期男女中学生间的相互倾慕,乃至早恋,是他们生理心理发育到一定阶段的自然现象。中学生早恋,弊多利少,这是事实。但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采取禁止,粗暴干涉或禁止自己孩子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做法则是下策。中学生的早恋大多在“地下”进行,悄悄发生的问题应该悄悄解决。早恋是一件带孩子气的大人事。在父母眼里看来是荒唐的,但早恋本身大多是内心真实情感的萌发,因此,我们要慎重对待。家长切忌冲动行事,以免把事情推向反面。预防孩子过早误入爱河的好办法是,家长对孩子进行适时、适当的青春期教育。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