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学生健康

帮孩子安全度过青春期

来源:网络

一位本来成绩名列前茅的高中女孩,到了高三时忽然状态变差、成绩急剧下滑,后来甚至出现失眠、胃疼、耳鸣、神情恍惚等症状。家长和老师都非常焦急,把中西医看了个遍,却一点都没解决问题。无奈之下,一家人来到心理门诊寻求帮助。

咨询师通过与孩子的家长谈话发现,这是一个非常缺乏生活能力的孩子,生活琐事全部由家长包办代替。母亲无微不至,恨不得盛好饭以后送到孩子手上;而父亲的严厉只针对学习成绩。孩子认为能给父母的交待就是考上一流大学。

一次考试成为事情的导火索。高三复习过程中,女孩发现有些学过的知识想不起来,这个心理暗示让她觉得很紧张,导致第一次考试没有考好。考试失败把她生活中缺乏自理能力的挫败感一下子调动起来:不会做饭、不会买衣服、不会乘公车……除了念书考试什么都不会,现在连考试都不会了,由此引发出强烈的自我否定。

咨询一方面澄清了女孩的躯体症状是心因性的;另一方面使女孩敢于面对自己内心排斥、甚至怨恨父母的情绪,“想换一个妈妈,换一个能从心灵上关心、学习上指导自己的妈妈”。

“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从现实生活到心理需求都会表现出对家长既依赖又排斥,但这位女孩显然比较极端。”咨询师说,要了解这类问题的成因,先要从了解青春期的心理特征开始。青春期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完成自我同一性,为进入成人期打下基础。具体来说,一个人进入青春期后,要经历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控的过程,进而重新确立自我。因此,会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要求独立,并挑战权威人物,比如父母和老师。

青春期的心理反应各种各样,归结起来,都是自我意识觉醒的表现形式。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容易产生幻想和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开始有自己的秘密、自己交往的小圈子,需要有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有些孩子甚至会打架、骂人、逃课……赵菡说,青春期的孩子试图冲破约束和管教是正常的,甚至犯一些错误也是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然而,由于惯性使然,在孩子出现青春期征兆之后,家长往往不能理解、难以接受。家长还是习惯于方方面面为孩子打点周到;认为孩子应该对家长无所不谈,是一个“透明体”。这时候,孩子会产生被束缚的感觉,会厌烦、拒斥、顶撞或逃避。越是这样,家长就越着急,越要一探究竟,甚至采用偷听孩子电话、偷看孩子日记等错误方式监督孩子。恶性循环和矛盾冲突也随之产生。

上述案例中,女孩父母没有顺应其青春期的变化,生活上过度保护,学习上只盯着成绩,在孩子出现心理困扰时错过了沟通的最好时机。

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咨询师建议,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可以从生活和心灵两方面入手。生活上,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尤其初中以后,要让孩子养成处理自己生活琐事的能力,不能事事代劳。心灵上,要鼓励孩子交往同龄朋友,形成自己的朋友圈。要对孩子采取相对开放的态度,在大的原则问题上做一些规定,比如什么样的人不可交往、什么样的事情不可以做;而不是干涉细枝末节的行为。要学会倾听和尊重孩子的想法,听完孩子讲述之后可以谈自己的具体感受;切忌简单说教,凭空谈论是非对错。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家长要学会“示弱”,为孩子创造超越家长的机会,比如向孩子学习电脑知识和时尚咨询等。对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家长要由衷夸赞。

当心理咨询帮助女孩接受现实的自我和真实的父母时,其躯体症状消失,有效的学习时间也逐渐增加。咨询师介绍说,大多数孩子在初中进入青春初期,即青春期反应发生的高潮期,这个阶段孩子的情绪容易发生剧烈变化。如果家长引导得当,孩子没有受到太大的压制和挫伤,那么他们进入高中阶段后就会逐渐趋于平稳,比较顺利地完成自我同一性任务。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