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女性健康

缺“酶”女吃啥都会胖 减肥要补酶

来源:网络

基因变异诱发的代谢性疾病,只能听凭命运的安排吗?不然,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通过调节饮食和运动可以加以预防!

1.“酶”是高效的搬运工

何为酶?酶,在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是生物催化剂。

我们细胞中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都是在常温、常压、水溶液环境下进行的,为什么还能那么快速?就是因为有了酶。

比如说氧和氢要结合成水,若在常温下,它俩慢慢地走到一起进行结合,需要很长的时间,而有了酶就不同了,酶是高效的“搬运工”,它会迅速地将氧和氢给“运”到一块,并“捏合”在一起,让它们迅速地结合。这就像我们要从南京到北京,若走,很慢,若坐飞机就快多了。

一般而论,酶促反应速度比非催化反应高103-1017倍!

酶还有个特性是“专一性”,如,淀粉酶只管催化淀粉水解,并不管蔗糖的水解;再如,在细胞分裂、DNA复制的过程中,各司其职地忙碌着DNA限制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DNA解旋酶等,缺一不可。

我们人的细胞中含有数千种酶,它们各居一方,催化着生命活动中的消化、吸收、代谢、排泄、呼吸、运动和生殖等所有的化学反应。

如果其中哪一个酶出了问题,都会改变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而引起某种病症。

2.“酶”是肥胖控制器

如果控制代谢的化学反应的酶有了缺陷,就会造成代谢性疾病。如肥胖,就和脂肪代谢酶有关。

个案:一位朋友说她没有口福。她什么都不敢吃,还长得那么胖,而她的一位同学,大块吃肥肉,大碗喝高汤,身材还那么苗条。同学的精力也比她好,总是那么精神抖擞的。

科学研究证实,人体的肥胖跟体内脂肪代谢酶含量的多少、活性大小有直接关系。脂肪不能自身转化为能量,只有通过脂肪代谢酶的帮助,才能使脂肪酸进入线粒体进行β-氧化,转化为能量而消耗掉。

如果人体缺少脂肪代谢酶,脂肪就难以进入线粒体,不会转化为能量,那么不管你如何节食,如何活动,你都不能消耗它。

科学家还发现了人体内的脂肪控制器-酶MGAT2,它能决定我们所摄入的脂肪被燃烧还是存储在体内。

科学家在老鼠和人类的肠道内找到了这种酶,他们发现,体内没有酶MGAT2的老鼠在摄入高脂肪食物时,依然能保持苗条和健康,原因是老鼠吸收的脂肪都被作为能量燃烧掉了,而不是存储起来了。

3.痛风是肝代谢“酶”紊乱了

个案:一位朋友到南边发展,经常外出应酬,经常是满桌海鲜,大杯啤酒,现在患上了痛风。他在广州和在内地老家都看过病,他说,他发现了个现象,就是广州的痛风患者,比内地多多了。

痛风的关键原因是尿酸高,为何会高?嘌呤代谢紊乱了!

在组织细胞生成和死亡的代谢过程中,核苷酸的分解产生嘌呤类化合物,嘌呤经酶的作用而生成“尿酸”。

此外,食物中所含的嘌呤类化合物、核酸及核蛋白成分,经过消化与吸收后,经酶的作用也生成了“尿酸”。

“嘌呤在酶的催化下转变成尿酸”的反应,是在肝脏进行的。如果肝脏代谢不正常,某些合成酶浓度或活性增高了,某些移换酶的浓度或活性增高了,某些转移酶又部分地缺乏等,都可造成嘌呤代谢的紊乱,让尿酸生成得过多。

尿酸浓度过高,在一定的条件下就会以结晶的形式在一些组织(如骨关节)中析出,让人疼痛,形成痛风。

为何海边的人痛风患者较多?吃高嘌呤的海鲜多了,在肝里催化嘌呤代谢的酶不够用了!

4.缺“酶”让细胞产能低了

哈夫病可能是“代谢性肌病”,而代谢性肌病的可能原因是:能量代谢的过程中,缺少了某种酶。

细胞线粒体是能量加工厂,而我们吃进去的食物中的一些主要成分——碳水化合物(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必须被进一步分解,才可以被细胞内的线粒体利用,成为生产能量分子三磷酸腺苷(ATP)的“燃料”。

碳水化合物只有变成葡萄糖后,才能变成“燃料”。如果酶缺乏,影响了肝糖原和葡萄糖的分解代谢,这样碳水化合物就难以转化成“燃料”,造成进入线粒体的燃料缺乏。

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甘油三酯。而甘油三酯必须在“水解酶”的催化作用下才能水解,释放出短链和中链脂肪酸,这时它们才可能成为“燃料”,如果缺少了“水解酶”,也会造成燃料缺乏。

脂肪酸是不能自动进入线粒体内的,只有通过由“肉碱和多种转移酶”组成的运送系统的运送才能够进入线粒体,并在“脂肪酸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肉碱缺乏,也可造成线粒内燃料缺乏。

种种原因造成的燃料缺乏,都可导致能量合成的不足。

肌肉需要ATP供给能量来正常工作,当能量水平太低时,就会造成肌无力和运动耐力减低,有可能致肌肉疼痛和痉挛,甚至肌肉分解坏死。

5. 基因缺陷让“酶”异常了

酶异常,有些情况是由控制酶生产的“基因缺陷”造成的。

酶是蛋白质的特殊类型,基因就像生产蛋白质(如酶)的“图纸”。由于某种原因(如核苷酸的缺失或突变)导致了基因的缺陷,也就是说“图纸”变了,就可能导致蛋白质合成的错误或缺失,进而导致了这种酶活性的改变。

如,高脂血症也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和脂蛋白酯酶(LPL)的活性有关,如果你这种酶活性不正常,即使你和正常人的饮食一样,你也容易患上高脂血症。

脂蛋白酯酶(LPL)的活性为何会不正常呢?是LPL基因突变了,该突变可能影响脂蛋白酯酶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脂蛋白酯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其在血脂代谢中的作用,也就是说,这一突变,可能是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代谢性肌病,其中肉毒碱十八烷基酰基转移酶(CPT)缺乏,导致的脂质沉积病在该类疾病中最为常见。其原因是,负责将肉毒碱运入细胞内的蛋白基因发生了突变(基因缺失),造成了“原发性肉毒碱缺乏”。哈夫病可能是这种原因。

6. 烟、酒可降低“酶”的活性

因基因变异诱发的代谢性疾病,只能听凭命运的安排吗?不然,科学家研究发现,通过“调节饮食”可以加以预防。

有证据显示,糖代谢过程有问题,可以通过高蛋白饮食来解决;脂代谢不太好的,可以用高糖低脂的饮食。

有乳糖酶缺陷的人群,喝鲜奶可导致乳糖不耐受症,出现腹泻。而如果改喝酸奶,就不会出现这种表现了。

您该怎么办?建议您进行彻底的检查,了解自己有无此方面的缺陷,请临床医生帮您设计一个特殊的饮食计划,来和您的代谢能力、基因状况和个人需要相匹配。

特别要说的是,不良嗜好可让代谢性疾病雪上加霜。

饮酒:在敏感的个体, 即使中等量饮酒亦可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酒精可增加体内脂质的合成率, 减少脂肪酸被氧化的比例, 并增加酯化脂肪酸的比例。此外,酒精还可降低脂蛋白酯酶的活性,而使甘油三酯分解代谢减慢。

吸烟:吸烟也可增加血浆甘油三酯水平。流行病学研究证实, 与正常人平均值相比较, 吸烟可使血浆甘油三酯水平升高9.1%。

7. 多运动可让肥胖不遗传

科学家通过研究还发现,运动是预防代谢性疾病的好方法。

发表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医药卷》上的一篇研究报告说:锻炼可使有易胖基因的人平均减少体重40%。

研究人员在分析2万多人基因数据的基础上,确定了12个可导致肥胖的基因变异。随后,他们对比分析了受调查者的运动习惯和实际体重。结果显示,对于一个身高约1.7米的人来说,如果运动少,体内每多一个肥胖基因变异,体重就会增加592克,肥胖几率也增加1倍。

但如果经常运动,每个肥胖基因变异只会增加364克体重,肥胖几率也比前者低40%。

领导这项研究的英国剑桥大学洛斯博士指出:这表明多运动完全可以“减少肥胖基因造成的影响”。他说:“每天去公园走走或爬楼梯,都能起到控制体重的效果”。

另一个研究显示:习惯于静坐的人,血浆甘油三酯浓度比坚持体育锻炼者要高。无论是长期或短期体育锻炼,均可降低血浆甘油三酯水平。锻炼可增高脂蛋白酯酶活性, 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并降低肝脂酶活性。长期坚持锻炼,还可将外源性甘油三酯从血浆中清除。

代谢性肌病呢?目前还不清楚常规的锻炼对于脂肪代谢是否有益。因为这些疾病罕见,对代谢性肌病的某些特性还不很清楚。

采访专家:南京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 莫宝庆博士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