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女性健康

吸氧能保健美容?想得美!

来源:网络

近年来,“氧疗”很火,不少人在家自备制氧机吸氧,各种品牌、各种型号的制氧机开始在药店、网店中热卖。对此现状,国家食药监总局日前发出消费警示,指出制氧机应在医生指导下购买和使用,目前尚无证据证明吸氧对正常人具有保健作用,相反,不适当的吸氧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制氧机市场鱼龙混杂

按照商家宣传,利用制氧机不但可以治疗慢阻肺、哮喘等疾病,还具有不少保健作用:解除压力,缓解疲劳;给皮肤补氧,有美容功效;孕妇吸氧可以促进宝宝成长发育等。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保健,有着“保健神器”之称的制氧机受到人们热捧。记者走访发现,在一些大型药房和医疗器械专卖店里均有制氧机出售,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一些网店的制氧机每月都有数百件的销量,有的甚至能达到月销量两三千件。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制氧机几乎都是采用分子筛变压吸附的原理制氧,通过纯物理方式从环境空气中分离出高纯度氧气。而在一些店员的推销和网络宣传中均声称,用家用制氧机制氧可以达到医用氧的标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医用氧的浓度不低于99.5%。而许多制氧产品的产品参数和说明介绍上标着“氧浓度范围≥90%”,具体浓度多少,并没有明确标示,因此,销售人员所谓“达到医用标准”的宣传,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家用制氧机市场管理比较混乱。国家对于低温空气分离法制取的氧气,按照药品管理,但对于家庭制氧机这种分子筛制氧设备并没有纳入药品管理体系管理,而是被纳入二类医疗器械管理,标准较松,所以生产制氧机的厂家很多,难免鱼龙混杂。

国家食药监总局提示称,在购买相关产品时一定要认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合格产品的外包装上应标明生产企业名称和产品的注册证号,消费者也可登录国家食药监总局网站核实产品信息。如发现销售夸大宣传等行为,可及时向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举报。

吸氧神效多为吹嘘

在商家的宣传中,吸氧似乎能帮助解决日常遇到的绝大多数不适症状,而制氧机也成了“保健神器”。不少身体健康的人也纷纷选择吸氧,认为可以有病治病、没病也可美容、缓解疲劳。对此,专家指出,制氧机对于缺氧人群有一定作用,比如慢阻肺、哮喘、支气管扩张、煤气中毒等疾病。对于有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来说,家庭氧疗确实能起到一定作用,但也必须要符合适应症,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如果在家里做“氧疗”,要看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两个指标。血氧分压在60毫米汞柱以下,或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下的人群才需要额外吸氧。而健康人群则完全没有必要吸氧。因为健康人群可以通过机体自身的代偿机制补充活动所增加的氧消耗量,空气中的氧气也完全可以满足机体的需求。

如果盲目吸氧,反而会有副作用。专家表示,健康人如果吸了高流速、高浓度的氧气,不但不会缓解疲劳、美容保健,而且还可能发生氧中毒,表现为胸骨后有灼热感、干咳、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等症状。据介绍,氧浓度高会导致肺组织损伤,氧气面罩或吸氧导管没有消毒干净还可导致呼吸感染疾病的风险增高。

对于吸氧能美容一说,专家指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吸氧可以美容,吸氧美容纯属概念炒作,因为人体皮肤表面并不能直接吸收氧气,即使是通过压力注氧、手部按摩等方式,也不能使氧气进入到皮肤内。

此外,吸氧还被指可以缓解PM2.5危害和消除疲劳,对此,专家称均不靠谱。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高低与氧浓度高低是两个概念,制氧机也解决不了已经吸入体内的污染物,对于缓解PM2.5没有任何意义。而除非是因为缺氧导致的疲劳,吸氧可能有一定作用,对于工作劳累等造成的疲劳,吸氧没有效果。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