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女性健康

穿高跟鞋易腰痛性冷淡 如何正确穿高跟鞋

来源:网络

女性之所以对高跟鞋情有独钟,不仅因为高跟鞋可以增加升高,弥补身材娇小的不足,同时一旦穿上高跟鞋,身体重心后移,腿部相应挺直,臀部收缩翘起,胸部挺起,整个气场呈现出凹凸有致的性感风韵。无论是站姿、走资都会散发直接、强烈的时尚感和自信度。但是在时尚、性感的同时,你却在以健康作为代价,

高跟鞋容易带来10种疾病

1.脚痛

高跟鞋对脚部的伤害最直接。人走路,脚底有三个点支撑体重,前脚掌两个,脚后跟一个,随着鞋跟的增高,着力点前移,全身重量大部分集中到脚掌上。前脚掌受到的压力过大,产生疲劳,进而导致跖骨关节炎或者关节囊肥厚。此外,脚掌皮肤变厚甚至长鸡眼,与鞋跟过高也有很大关系。尖头高跟鞋还会导致拇外翻和拇囊炎。过高的鞋跟使小腿肌肉绷紧、萎缩,足弓的筋腱被拉扯,久而久之,筋腱会变得松弛,足弓会失去支持而塌陷,造成扁平足。穿着高跟鞋发生脚部扭伤、骨折者也很多见。

2.腿痛

腿痛的发生与小腿肌肉缩短有关。常穿高跟鞋,小腿肌肉会缩短,肌腱会增厚,肌肉变形的原因就在于高跟鞋减少了膝盖和脚踝之间的空间。据统计,每周有四五天都穿高跟鞋,鞋子高度超过5.5厘米,保持这个习惯超过1到2年的女性,会出现小腿肌肉缩短的症状。一旦小腿肌肉变短,踝部运动就会受限,之后走路和奔跑速度都会受到很大影响。这种对小腿肌肉的伤害永久而不可逆。

3.膝痛

喜欢穿高跟鞋的女性,将来会饱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折磨。长期穿高跟鞋,会造成女性膝盖骨及股骨压力变大,增加关节面磨损,导致退行性膝关节炎提前到来。医生发现,不少女性才四十岁就有退行性关节炎的毛病,多半都与长期穿高跟鞋有关。据统计,穿高跟鞋且常爬楼梯的女性,膝关节负荷压力是体重的3倍;穿高跟鞋下楼梯时可增加7至9倍,这也是许多女性经常腿痛的原因。

4.腰痛

穿上高跟鞋,身体会微微前倾,为保持平衡,腰部会向后拗,使腰部肌肉,关节及骨骼受压,时间长了会导致腰骨痛及腰肌劳损等,严重者还会出现脊椎移位,甚至坐骨神经痛等。

5.头痛

走路时,地面对人体会产生反作用力。如果穿平跟鞋,这股力量能被脚底的三个支点分解掉;穿高跟鞋,脚底支点只剩下两个,鞋跟达到七八厘米时整个脚掌只有一个着力点,地面的反作用力完全直指脑部,使大脑受损,这是有人长时间穿高跟鞋会头痛的原因。

6.性冷淡

女性不会想到常穿高跟鞋竟然会影响到性器官。经过多年调查发现,长期穿高跟鞋的女性,腿部、会阴和下腹部的肌肉总是处于紧张状态,直接影响到了盆腔的血液循环,使盆腔性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不良影响,从而降低性欲。

7.尿失禁

研究发现,经常穿高跟鞋的女性容易患上尿失禁。女性穿上高跟鞋后总是脚掌先着地,使骨盆承受更多的压力。骨盆承受的压力越大,附近的肌肉,如尿道外括约肌就会退化得越快,造成尿道控制排尿的功能减弱,引起尿失禁。

8.精神分裂

科学家发现,常穿高跟鞋可能是导致精神分裂的因素之一。当人在正常行走时,两腿会感受到和谐的刺激,通过神经介质多巴胺刺激脑部。而穿上高跟鞋,就会使小腿绷紧、重心发生改变,而减少多巴胺对脑部的刺激,进而改变大脑皮质活动,有可能引起精神分裂。

9.厌食

现代医学认为,脚是人的“第二心脏”和“第二个大脑”,食欲好坏与脚有很大关系。穿高跟鞋和瘦型鞋的人,脚趾会受到挤压,这个部位的血液循环不畅,严重时会导致头部的血液循环不畅,进一步使摄食神经中枢的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厌食。因此,如果近期发现自己的胃口不大好,最好少穿高跟鞋。

10.上瘾

高跟鞋能让女性双腿看起来更修长,从而满足女性的心理渴望,但最终导致女性对高跟鞋无法释怀的原因,是因为她们的腿部肌肉已经无法适应平底鞋了,一旦穿上高跟鞋并形成习惯,就很难再脱下来。

哪些人不宜穿高跟鞋

1.孕妇和新妈妈

孕妇怀孕后,体重增加,身体重心前移,骨盆承受不断成长的胎儿,使腰部及双腿负加重。加上由于孕妇特殊体质,很容易形成腿部浮肿静脉曲张。建议选用柔软舒适的鞋子。

新妈妈经过生产,骨盆打开,子宫尚未还原,如果任性穿着高跟鞋,会影响产后身材恢复,造成骨盆扭曲,子宫下坠等。

2.腰部疾病、腰间盘突出患者

腰间盘突出是由于腰椎骨受压迫病变,腰骨骨突出,引起腰部疼痛。有腰间盘突出的患者如果穿着高跟鞋,身体重心不稳,前倾或者后移,会增加腰部的负担,造成腰骨错位严重,使腰部疼痛病情恶化。

3.脚部疾病患者,如扁平足,鸡眼等

除了先天性扁平足外,女性中大多数扁平足患者都是由于过度穿着高跟鞋所导致的。高跟鞋将身体的重量直接作用于脚掌,导致脚掌压力过大,足弓肌腱被拉扯失去弹性,长时间作用会变得松弛,直接导致足弓塌陷,造成扁平足。

如脚部患有鸡眼等疾病,请及时停止穿着高跟鞋,避免患处肿痛发炎。

4.发育中的少女

少女处于发育阶段,骨骼较软,可塑性较大,过早的穿着高跟鞋,会引起足部脚底及脚趾的变形,同时腰部及骨盆承受过度的负担,会引起骨骼弯曲等症状,给今后的生活埋下健康隐患。

如何正确穿高跟鞋

喜欢穿高跟鞋?穿多了又会脚疼、腰酸?专家教你穿对高跟鞋,让你既健康又高挑!

1、选择鞋底跟自己脚的弧度相符的鞋子。脚趾前端与鞋子顶端应留有2~3厘米空隙,鞋跟不宜太小,鞋头宜宽松。鞋跟高度最好不要超过5厘米。

2、穿着高跟鞋走路时姿势要正确,脚尖往前伸直,臀部夹紧,上半身挺直。这样可以避免压力分布不均,从而改善腿部、足部浮肿的现象,促进血液循环,远离腿部酸痛。

3、高跟鞋注意场合,不要在平时挤车或在不平整的马路上穿,也不宜疾走快跑,更不能上山爬坡。平时不要总穿相同高度的高跟鞋,以免脚部同一处经常受到挤压。

4、穿高跟鞋走路应注意休息,可以把脚尖翘起,活动一下小腿。脚趾甲不宜太短,以防甲沟炎。

俗话说,鞋合适,脚知道。许多研究表明,高跟鞋的设计并不符合人体力学原理,要说服女性朋友舍弃光鲜耀眼的高跟鞋显然并不实际,要时髦又要健康,才真正合乎都市女性穿高跟鞋的需求。因此,如果女性朋友能正确选择高跟鞋,并且在穿着高跟鞋时,能搭配相关的足部保健用品,便能有效预防足疾的发生。

常穿高跟鞋如何护理足部

1.细致入微的关怀

对于这些疼痛,所有的高跟鞋女士都深有体会。有人会非常怜惜自己,懂得爱护这个“第二心脏”,也有人根本不关心穿高跟鞋带来的伤痛。目前,专门针对“足踝疾病”的门诊还不多,大部分女士忍着高跟鞋带来的痛,忘记了给它细致关怀。

2.不要忽略疼痛

疼痛是身体对有害刺激的反应,所谓的有害刺激就是那些强度足够导致组织受伤或者避免导致损伤的刺激。比如刚穿上一双新的高跟鞋,皮质比较硬,鞋头有点尖,穿不到半小时,脚趾头都疼痛难忍。这种痛就是一种警告性刺激,它告诉你接下来的伤害你是可以避免的,如果你继续坚持,可能会磨出水泡,可能会长出鸡眼,可能会导致拇趾外翻……

只要是经常穿高跟鞋的女士,都多多少少忍受着持续疼痛的折磨,而这种疼痛不光是对你健康状况的一个提醒,还会影响到日常的情绪,会让你烦躁不安,易怒,易放弃。瑞典的一名科学家发现,穿高跟鞋与患精神病竟然有很大的关系,因为穿高跟鞋会阻碍大脑中多巴胺的分泌,使得精神紊乱。

足部的疼痛往往不会在一夜休息后就消失,轻度的外伤可以等待皮肤愈合,但是长期穿高跟鞋导致的足部畸形和神经性疼痛,都需要到专业的医院进行矫正和治疗,千万不要对这种疲劳后的疼痛视而不见,小心小疼痛带来大麻烦。

3.鞋跟不要太高

曾经看过一篇报道:美国人体工程学的研究人员告诫女士们,鞋跟高度不宜超过6厘米。鞋跟的高度选择不仅要看它的美感,更应该注重穿着的舒适度。

不可否认穿高跟鞋使女性的身材看上去更加令人满意,显得体态轻盈,腿部线条轮廓更美化,臀部肌肉也会收缩,胸部自然挺出,一副丰乳肥臀小蛮腰的样子。然而人体工程学研究表明,鞋跟在3厘米左右对身体有益无害,但是一旦超过6厘米,脚踝和膝盖的负担会非常大,小腿及腰背很容易感到疲劳,如果鞋跟超过10厘米,那么无论是站立或者走路,脚、脚踝、小腿、腰椎和颈部都会很不舒服。

在我们的“职业女性高跟鞋调查”中,高跟鞋的高度在6厘米及6厘米以上的占33.43%,这一点应该引起诸位女士的高度关注,还请尽量在人体工程学提供的健康范围之内“折磨”自己为好。

4.自助按摩理疗

经常做足部按摩,可以舒缓韧带压力,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足部及腿部的疼痛。穿高跟鞋由体重压力积累下来的伤害,首先会让脚趾和脚掌中间部分疼痛,然后这些部位的骨头和关节就会提早退化,韧带出现慢性拉伤。

学习足底按摩还是比较难的,足底分布着很多血管和神经,自助按摩首先考虑的是疼痛的部位,如前脚掌、脚趾、脚踝和小腿,主要进行放松性按摩。高级自助按摩要学会找到心、肺、肝、肾等部位在足底的相应穴位开始,使用含有丰富油脂的按摩膏,用拇指轻施压力,达到保健的目的。足底的穴位按摩完成后,再依次进行脚背、脚踝及膝盖以下小腿部位的按摩。不过女性月经期间,最好避开足部按摩。

5.小动作缓解疼痛

工作空隙可以做适当的足部运动,主要是锻炼跟腱和脚踝的灵活性。不过这个运动的前提是你所在的办公室要达成一致,允许进入室内之后换平底鞋或者拖鞋。坐在椅子上,双腿略微分开,把脚平放在地上,先把脚跟提起,到最大限度,保持五秒钟,然后还原,之后慢慢把脚尖翘起来,也保持五秒钟,然后还原。整个动作过程都要缓慢,感觉到跟腱循序渐进地被拉伸。这个小动作最少重复做10次。

如果有机会到办公室外面活动,就趁机做几个踝关节绕动的动作。把身体的重心放在一条腿上,另一侧腿微曲,以足尖着地,让踝关节完全放松,以足尖为圆心做环绕,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做10次,之后换另一只脚做相同的动作。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