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女性健康

盆腔炎性疾病是怎么回事

来源:网络

女性朋友们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疾病的出现,其中盆腔炎性疾病就是一种。有不少人都担心盆腔炎性疾病这一疾病会过多的危害到女性患者的健康。我们都是了解到盆腔炎性疾病这一疾病确实是不好治的,因此我们就要想了解一下这疾病到底是什么。我们一定要认真的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吧。

一、概念

(一)定义

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 atory disease , PID)是妇女的最常见、最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尤其是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加。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定义指女性上生殖道感染引起的一组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PID可局限于某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其中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PID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而初潮前、绝经后或未婚者很少发生,如若发生盆腔炎也往往是邻近器官炎症的扩散。

(二)国内对盆腔炎的认识

以往《妇产科学》教材把盆腔炎症分为急性盆腔炎与慢性盆腔炎。国内教科书描述急性盆腔炎的表现为发病时下腹痛伴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查体下腹部压痛或有反跳痛及肌紧张;宫颈举痛, 宫体压痛,附件区压痛。对于慢性盆腔炎的描述则是全身炎症症状不明显,有时仅有低热、易感疲倦、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痠痛;子宫一侧或两侧可触及呈条索状增粗的输卵管或片状增厚、压痛。第7 版《妇产科学》教材的盆腔炎性疾病主要指急性盆腔炎,未再阐述慢性盆腔炎。

(三)国外对盆腔炎的认识

从定义上讲,盆腔炎是一种急性炎症过程,慢性盆腔炎这一概念的使用通常是不恰当的,所以慢性盆腔炎指的是急性过程的后遗症,也即是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sequelae of PID)。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广泛,有临床症状明显的轻度到重度的患者,也有“无症状”或“非典型”盆腔炎患者。Wolner-Hanssen提出“无症状”“不典型”“隐性”盆腔炎的概念[1]。这种盆腔炎并不是患者无症状或亚临床感染,只是这些妇女未察觉自身症状[2],从而未就诊或未被诊断出盆腔炎。

(四)反复发作性PID

反复发作性PID目前被归类于PID后遗症。根据国外的一些文献报道及临床观察,我认为反复发作的盆腔炎也属于PID的范畴而不应归属于PID的后遗症。这是因为曾患过PID的女性再次发作的盆腔炎症, 病灶细菌培养结果显示, 实际是再次的盆腔感染。另外, STDs所致PID的女性在临床治疗后再次暴露于这些微生物的可能性很大,从而再次感染导致PID的发生。还有,延误治疗、不规范的治疗均可使病灶内的微生物造成潜伏感染,形成“无症状”的PID。多项资料显示反复发作性的PID正是PID后遗症的重要原因。

(五)盆腔炎后遗症

盆腔炎患者短期后遗症有肝周围炎(菲-柯氏综合征)、输卵管卵巢脓肿及罕见的死亡。长期后遗症包括不孕症、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PID后遗症与PID是否能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有关,与“无症状”或“隐性”PID有关,更与PID的发作次数有关。国外文献报道有临床表现的PID症状发作2天内治疗的患者无一例发生不孕。另有报道症状发作3天以后治疗者较3天以内治疗者发生不孕症的概率高(19.7%:8.3%)。

综上所述,慢性盆腔炎的概念及诊断比较模糊, 国内以往诊断的慢性盆腔炎, 可能包括不典型或隐匿性PID及反复发作性PID, 也可能包括PID后遗症或两者兼而有之。如果继续延续国内对慢性盆腔炎的概念,可能会继续导致对一大部分PID的误诊及延误治疗,从而导致PID后遗症的发生。

二、病原学

PID是病原微生物由下生殖道上行感染至上生殖道所致,偶有经淋巴系统、血循环或邻近器官直接蔓延。从PID患者体内检出的微生物可分为两大类:内源性来自于寄居于阴道内的菌群,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可以仅为需氧菌感染,也可以仅为厌氧菌感染,以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多见,约2/3的病例合并有厌氧菌感染;外源性病原体包括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是引起PID的主要性传播微生物。生殖器支原体的致病作用还不清楚。

三、PID的危险因素

PID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行为、避孕措施、阴道冲洗等。

(一)年龄与PID的发病率成反比。性活跃期的24岁以下的女性患PID的危险性是25-29岁女性的3倍,但其发生后遗症如不孕的概率较高龄组低。

(二)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STDs)的高患病率导致了PID发病率的增加。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感染和细菌性阴道病(BV)是PID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三)性行为与增加患PID的危险性有关。第一次性行为的年龄、性行为次数频繁、短期内多个性伴侣、月经期性行为。

(四)避孕方法的选择与PID的关系。放置宫内节育器者PID及其后遗症的发病危险性升高2-9倍。WTO报道,带环者较使用其它避孕措施或未避孕者发生急性输卵管炎的危险性升高2-4倍。合理使用避孕套能降低STDs、PID及其输卵管性不孕、宫外孕的危险性。口服避孕药能使有临床症状的PID发病危险性下降40%-60%。口服避孕药改变了宫颈粘液阻碍了阴道和宫颈微生物向上生殖道的侵袭;口服避孕药后经期缩短、经量减少,缩短了微生物侵入子宫和输卵管的“窗口期”。Svensson等报道,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将来在受孕方面的预后比使用其它方法避孕的女性要好。

(五)阴道的阴道冲洗增加PID及异位妊娠的危险性。阴道冲洗改变了酸碱度及阴道内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导致某些微生物占优势或易患细菌性阴道病,使PID的危险性升高。阴道冲洗可使微生物向上生殖道侵袭,增加了上生殖道感染的危险性。

(六)患有PID的女性最可能在月经来潮7天内症状发作。吸烟、嗜酒、滥用违禁药品与PID的发生有关。

我们要是能更好的了解到了盆腔炎性疾病的知识以后,该疾病的治疗就不成问题。其实我们要是能在这一疾病发生之前就避免这一疾病的出现,该疾病也就不会危害到患者的身体健康了。这就需要我们大家了解一下盆腔炎性疾病这一疾病的病因。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