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男性健康

男性避孕药即将问世 男性避孕方法有哪些

来源:网络

据医学日报(MedicalDaily)10月2日报道,日本一个研究小组1日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称,其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控制生殖功能的药物,用在雄性老鼠身上可实现短暂避孕,希望将来能应用在人类男性身上。


男性避孕药即将问世 男性避孕方法有哪些

与以往专注于减少精子数量的男性避孕研究不同,新的避孕药旨在控制精子功能,使其无法对卵子进行受精。

研究人员之所以能研制这种避孕药,是因为他们发现器官移植病人所服用的抑制免疫系统攻击移植器官的药物(环孢霉素A与他克莫司),存在高效控制男性生育能力的副作用。

研究人员通过在老鼠身上的实验,发现在这种药物的作用下,老鼠没办法产生精子细胞中原本存在的一种蛋白质PPP3CC,而且无法使雌性老鼠受孕。进一步研究发现,正是这种蛋白质的缺失影响到精子对卵子的受孕功能。

令人惊喜的是,实验显示,在老鼠停药一周后,它们精子的功能恢复正常。

接下来,研究人员将在人类精子上进行实验。此次研究将来可能为男性避孕增加了一项选择。

目前有哪些男性避孕方法?

1、安全套

对于这个小小的橡胶套,多数男人都不会陌生。虽然小套子让一些人觉得“不够爽”,但是,这毕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避孕工具。由于使用方法不当,安全套有时也不安全,况且,国内有一些杂牌子的安全套质量不达标,在选择时一定倍加小心。此方法的好处是对夫妇双方几乎都没有副作用,随时可安全怀孕,还可预防疾病传播。是医生们推荐的第一选择。

不足:有效避孕率为90%左右。少数本人或者妻子对橡胶过敏外的男性不能使用。

2、药物

药物分为口服药物和注射药物两种。

棉酚:

棉酚是口服男性节育药的代表,也是唯一曾经用于临床的药物。因为这种从普通的棉籽当中提取的化学品具有超强的抑制精子生成作用,半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家一直很关注棉酚的避孕作用。

不足:具有很多副作用,譬如服用者容易出现低血钾症状而全身软瘫,暂时失去劳动能力。最严重的副作用是服用者可能因此丧失生育能力。专家不推荐使用。

十一睾酮注射液:

这种针剂得到了WHO(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被誉为“每月一针即可避孕”,不过,目前正在全球进行多中心第三期临床试验,并没有最后研制成功。男性注射该药物后,黄种人的避孕率达到90%以上,而白种人只有60%左右。

不足:注射该药物不能即时起效。每月注射一针,连续注射3个月才能出现避孕效果,黄种人的避孕率达到90%以上。

3、手术

目前来说,可以采用的节育手术有三种:输精管结扎、输精管粘堵、非阻塞性输精管节育器。后两种手术都是以传统的结扎术为基础。

总是与创伤、痛苦联系在一起的手术,听起来有些恐怖,然而,节育手术整个过程不过20分钟,不用缝针,恢复时间只需两天,术后几乎没有疤痕,其创伤之孝恢复之快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输精管结扎术:

截断作为精子运输管道的输精管,无疑就阻止了怀孕。两条输精管的起始端位于阴囊内,从阴囊外面即可摸到并将其拉至阴囊皮肤处,因此,医生只需在阴囊上穿破一个米粒大的小口,剪断输精管,即可达到避孕效果。

不少人担心剪断输精管后,是否就没有精液射出来了或者少很多?否也。男性平均每次射出大约2ml精液,其中,精囊腺液和前列腺液占了精液体积的90%以上,这一部分依然会射出,结扎后,只占精液体积不到10%的附睾液和精子被阻挡,因此,对精液的量不会造成多少影响。当需要怀孕时,可以行输精管吻合术,复通率可以达到90%以上。

不足:术后部分男性会出现附睾瘀积症而不适。

输精管粘堵术:

该方法与结扎术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必剪断输精管,而是将特制的材料(主要成分为石炭酸)注射进入输精管内,输精管受到刺激而形成疤痕、硬化,从而失去通道功能。

不足:由于注射材料的量不容易控制,以致有些人输精管被粘堵的长度过长,出现手术部位感觉针刺样不适。这种方法已经被绝大多数临床医生所弃用。

非阻塞性输精管节育器:

各大媒体纷纷报道的“男性节育环”技术,其学名就是非阻塞性输精管节育器。该方法是在男性输精管里面放置一个特殊材料(尼龙材料)制成的滤网,将精子拦截下来,从而起到避孕目的。当不需要避孕时,就可以把滤网取出,恢复正常生育功能。该手术的好处之一就是避免了传统结扎手术后可能出现的附睾淤积症。目前在进行三期临床验证。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