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男性健康

精液的特点 男性的困惑

来源:网络

精液的特点 男性的困惑

从生物学意义上讲,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就在精子与卵子相结合的一瞬间,为了相聚这一瞬间的成功,精液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现代生殖生理学上所指的精液是由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分泌的液体和睾丸产生并贮存在附睾内的精子两部分组成。正常男性一次射精量为1—6毫升左右,其中含精子2—5亿个。常有不少人对精液的量、浓稠以及颜色等常识问题懵懵懂懂,引起许多不必要的恐慌。

“色彩”的疑虑

一般来讲,正常的精液应该呈半透明蛋清样乳白色。久未射精的人的精液可呈淡黄色,且较黏稠。

男子生殖道有炎症时,精液可呈黄色,显微镜下可见大量脓球。有些男子在某次射精后可能发现精液变成粉红色,或者混有血丝,这常使他们大吃一惊,以为得了绝症。出现血精也有生理性的,这里有三种情况:一是在射精的时候,精囊发生强烈的痉挛性收缩引起精囊壁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改变,使血管中的红细胞渗透到精液中;二是性生活频率低时,精囊内的分泌液不断增多使压力升高,射精后精囊压力一下子降低使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三是过敏性体质的男子的精液中溶解组织纤维原的酶类物质活性增加,使精囊管壁上的毛细血管受损而发生渗血。这类生理性血精,大多数可不治而愈,不必为此忧虑。

当然,精囊、前列腺肿瘤也会出现血精,但一般来说,癌性血精的特点呈持续性,且逐渐加重,与炎症的一过性血精有所不同。另外,结核、血吸虫病或全身血液系统疾患偶尔也可引起血精,这些情况均应治疗相应疾病。临床证实,生殖道有出血时,精液呈红色或淡红色,镜下可见大量红细胞,有的肉眼看上去呈棕红色或酱油色,是因为精液中含有大量红细胞之故。对于这些病理性血精就应及时寻因诊治。

该做到以下几点:①禁欲3-5天;②用医院给予的洁净容器手淫取样,取得全部精液后立即(半小时内)送检,冬天要特别注意保暖;③若初次看病取样,可隔周重复1-2次。如此化验可以较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稀与稠”的疑虑

一位男青年告诉医生,他手淫后发现射出的精液稀薄如水。他说以前的精液是黏稠的,现在怎么变得像水一样?他问:是经常手淫造成的吗?会不会造成不育?还有一对夫妇,结婚已三年,婚后一直生活在一起,每周有2-3次正常性生活,双方都未采取避孕措施,可女方至今没有受孕。经过检查,女方生殖器官和月经、排卵功能均正常,男方的精子数量、形态和活动性也都正常,只是射出的精液要在1小时以上才由胶冻状变得稀薄,他们想知道这种胶冻状的精液对受孕有没有影响。

精液在生殖道内原本是以液体状态存在的。当精液从阴茎口射出后,在精囊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样物质的作用下,会立即变成乳白色或微黄色半透明胶冻状,这就是人们平时所看到的精液性状。此时,精子被“凝固”在精液内,无法自由游动。

精子的这种变化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意义:开始时呈液态是便于精液射出;随后形成凝胶状有利于精液在阴道内停留较长时间并使精子得到充分休息和获能;一旦液化,精子就有足够的能量迅速游动,寻找卵子去“相亲”。如果前列腺或精囊发生炎症等疾患,由于水解酶的分泌缺乏或被破坏,这些患者的精液有可能长时间不液化或液化不完全。射出的精液在半小时甚至1小时后才液化的现象属于病理现象,医学上称之为精液不液化。

“多与少”的疑虑

一个男人,从第一次遗精起到生命的终止,体内一直存在着精液,一个人的精液多少是无法计算的。精液过多好不好呢?与精液过少的情况相似,精液过多,如超过7毫升,也是一种病态,大多为精囊炎症引起。精液过多的实质是精浆分泌或渗出过多,而精子的总数并没有变化。这样很显然会引起精液中精子的密度降低,影响受孕机会。过量分泌的精浆中因炎症等病理因素的影响,会干扰精子的活动和功能。因此,精液并非越多越好。

精液的最新研究

根据最新的研究报告,精液中含有十余种前列腺素,这些精液中的前列腺素的种类和含量被证实与受孕有密切关系。如前列腺素E1就具有促进生育的作用。性交时沉积在阴道宫颈部的精液中,所含的前列腺素经阴道黏膜吸收后,对子宫和输卵管产生效应,使宫颈和宫体松弛,有利于精子的游动,同时精液还是缓解女性经前综合征和痛经的“灵丹妙药”。婚后有正常性生活的妇女,经前综合征便会自然减少乃至完全消失,这可能与精液中所含的前列腺素有关。

此外,在正常精液中还有一种能与青霉素媲美的天然抗菌物质——精液泡浆素,它能抑制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生长。临床实践证明,那些性生活间隔时间较长或常年没有性生活的妇女患阴道炎、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的较多。因此,可以说当人类在进行正常和谐的性生活时,大自然已经为其造就了一位清洁师。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