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男性健康

什么是体位性低血压?什么人群易得?

来源:网络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随着身体机制的老化,抵抗力就会逐渐下降,抵抗疾病的能力大不如从前,即使没有大病,也会被各种各样的小症状困扰,其中体位性低血压就好发于这类人群。

为什么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首先我们看看在体位变化时血压是如何调节的。当我们由卧位、坐位转为立位时,由于重力作用,血液会更多地分布于位置较低的下肢及腹盆腔,流回心脏的血量就减少,心脏不能输出足够的血量。这时人体会启动应急调节机制,通过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使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心脏收缩力增加等稳定了血压。而当这种应急调节机制减弱甚至失灵时,就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什么入容易患体位性低血压?

老年人由于身体各项机能减退,对血压的调节能力下降,最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平时活动较少或者经过长期卧床的人对血压的这种调节能力也会减弱。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患者,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也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精神病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降压药物、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等的患者,由于影响了血压的调节机制,也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大量出汗、热水浴、腹泻、饮酒等,由于减少了血容量或扩张了血管,则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日常生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体位变换宜缓慢:不要直接从平躺变成直立,而是应当先由卧到坐,休息1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后,再由坐缓慢站起,以防止血压突然下降。同样,排便后起立动作也不可过快。夜间起床如厕最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故夜间如厕要格外小心,应尽量避免夜间起立行走。

②避免闷热环境,避免过劳:要避免劳累及长时间站立,尤其应避免在闷热的环境中站立过久。洗澡水温也不宜过热,因为身体受热可使血管扩张而降低血压。

③穿弹力袜及腹带可提高下肢及腹部的压力,减少这些部位的血液滞留。

④睡眠时抬高床头:可以减小卧立位血压的变化。

⑤适当高盐饮食,增加饮水:每天可饮用2.0~2.5升水,但避免在睡前1小时内摄人大量的水。食盐用量可达一般人用量的2倍,即每天摄取10—12克的盐。展起后及活动前可以饮用淡盐水增加血容量。

⑥物理对抗:立位活动时出现症状可采取弯腰、下蹲、紧绷下肢肌肉等方法克服。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