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老人健康

莫忽略老年性耳聋 听力下降听之任之导致大脑退化

来源:网络

我们的耳朵里有个形似蜗牛壳的器官叫耳蜗,它是声音的感受器。耳蜗里有很多毛细胞,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毛细胞会像泡泡一样逐渐破碎,且无法修复,从而导致老年性耳聋的发生。下面跟随若悠网了解一下吧!

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即提出“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老年人听力下降是由于年龄增长,听觉系统老化。导致老年聋的病因除衰老外,还包括噪声、耳毒性药物、过度用药以及其他疾患等。

老年聋常表现为:听力下降(耳背);听力渐进性下降,或由于重病、麻醉等原因听力突然下降;能听见声音,但不知道在说什么;辨别方向的能力下降;60% 的耳背老人还伴有耳鸣。日常生活中,老年人的听力问题常常被本人及亲属忽略。大部分老人认为,年纪大了听不见是常事,耳背也不算大毛病,花钱治疗不合算,不如把钱留给儿女。

其实,当别人大声讲话时,您虽然觉得能听见,但讲话的人往往要非常大嗓门,一天下来累得够呛。若因为耳背导致交流障碍,还会诱发心理问题,如感到沮丧、孤独等。听力下降若听之任之,大脑会退化得很快。交流少了,事都闷在心里,时间长了,人会反应迟钝,变得木讷。已有研究表明,老年耳聋患者比听力正常老人的认知能力下降明显,甚至出现老年性痴呆。

老年聋能不能治好?其实,目前尚未发现有治愈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突发性除外)的良方。但现代科技康复手段,如使用助听器,可以减缓听力老化的过程,使绝大多数听障老年人顺畅地与人交流。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康复。

很多老人听力下降后,非等到什么都听不清时才选择助听器。殊不知,长时间听不清声音,不与人交流,大脑会越来越迟钝。等到年纪越来越大,即便是最好的助听器也不能唤醒迟钝的大脑了。

建议当听力下降超过40分贝时,就该选配助听器。欧美国家80%的高档助听器和耳蜗植入都用在老人身上,我国则80%用于儿童,而我国老年聋的比例和他们是一样的。大部分老人宁愿砸锅卖铁给孙子辈做一个人工耳蜗,也不愿意花钱给自己配一个助听器。还有老人认为,带上助听器就是向别人宣示自己耳朵不好,很丢面子。其实,听力不好和其他疾患一样,只是我们身体的某一部分出了点问题,没有什么丢人之处,与其隐瞒,不如坦然承认。老人们应改变观念,戴助听器并非凸显自身有缺陷,反而体现了生活质量的提高。老人应该在助听器的帮助下更好地进行交流,保持乐观的心态、活跃的思维。

临床中,常有耳背老人在选配助听器前存有疑惑,有的从身边朋友处了解到助听器戴上后有很大噪声,听人说话听不清,对助听器表示抗拒;有的是儿女或老伴实在忍受不了天天对着患者叫喊,最后“押”着患者来选配助听器。我以自己几十年的从医经历告诉您,助听器有噪声主要是使用和调试的问题,可以和医生一起把这些问题解决。

老年性聋多为自然衰老过程,但也与许多外界因素有关,日常生活应注意以下几点。

防噪音。经常用手机听音乐、新闻的老人,应掌握“60~60~6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

保持好心态。我曾为一位90岁的老中医专家测试听力和选配助听器。她在文革中打扫过医院、当过护理员,看淡人生荣辱,对生活中的许多磨难都泰然处之。她现在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20岁,一上午可以为30位患者诊治疾患。通过调试助听器,她非常满意,觉得自己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当今社会压力甚大,导致突发耳鸣、耳聋的案例很多,调整心态才是护耳第一良策,胜过任何药物。

补充维生素。近来有学者提出,老年性耳聋与血中锌含量下降、维生素D和钙代谢异常有关。专家认为60岁以上老人耳蜗血运中含锌量下降是听觉功能衰退的原因之一,主张口服锌制剂来治疗。还有专家建议服用维生素D半年左右,之后听力可有一定改善。其他如维生素E或适量的维生素A也对老人的听力很有益。

坚持体育锻炼。中老年人要注重加强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做操、打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减慢衰老的过程。

戒烟。因为烟可以刺激交感神经中的突触结合部,可引起小动脉痉挛和导致内耳的感觉上皮发生破坏,而引起听觉的损害。

合理安排饮食。中老年人不要摄入过多的脂肪及甜食,宜多吃蔬菜、水果、豆类等清淡食品,以防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发生导致影响耳的听觉功能。

科学掏耳朵。掏耳朵其实是个不良习惯,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甚至可能弄坏鼓膜,耳道奇痒时,可用小棉签浸少许甘油轻擦耳道。坚持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风穴和听会穴增加内耳的血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