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老人健康

老年适度回忆有利健康

来源:网络

老年适度回忆有利健康

和老同学一起回忆青春岁月,与战友遥想当年的峥嵘年代,随老伴一起怀念恋爱时的甜蜜时光……回忆是种本能,充斥每个人的大脑,无论是好的经历还是坏的体验,都会化为人生财富,伴随人的一生。多项最新研究表明,适度回忆利于身心健康。

人人都爱回忆

叫座又叫好的国产电影都有一个特点:用不同手段勾起了80后、90后人群对过去的追忆。网络上,人们对“泡泡糖”、“麦乳精”、“棒棒冰”等童年零食的怀念,也折射出70后、80后等社会中坚力量对过去的回忆。

生活中,老人更热衷于回忆。有时,生活中一句话或一处细节,就能激起老人的无限感慨,追忆当年往事;有时,年轻人犯的错误,也会让老人想起当年自己的相似经历,来一次长谈,不仅是对往事的追忆,更是对年轻人的忠告;有时,社会上的一些怪相,也能让老人想起曾经,对当下的批评更多的是对自己和晚辈的鞭策,希望人们不忘初心,社会能健康有序地发展。

近年来一直流行的“回忆录撰写热”,也从侧面说明老人热衷回忆的现象。近年,来出版社咨询如何出版回忆录的中老年人不少,有时一个月就能接到10多个咨询电话。“有的老人人生经历较多,想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下来告诉后人;有的老人事迹并不特殊,但对他来说,回忆录是属于自己的历史,不出一本,人生就不完整。”朱编辑说:“这与人生阅历、职位大小都没关系,每个人都想回忆自己的过去。” 不仅老人,收获成功的商人、名人也都热衷撰写回忆录。

回忆的好处太多了

无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适度回忆能给身心带来诸多健康好处。 改善抑郁和焦虑。让抑郁症患者回忆15件幸福的往事,能让他们心情愉悦,有效改善抑郁情绪。发表在《个性和个体差异》期刊上的一项研究也发现,品味美好的回忆,或用积极的角度看待过去的痛苦,都有助于减轻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让人变得更慈善、更慷慨。聂品表示,回忆往事,特别是不一般的经历,会顿时让人觉得活力满满,利于保持激情,像是精神充电。如亲人、夫妻一起回忆,有助于改善家庭成员的关系,让彼此更亲密。另外,回忆还能提升人的情怀,让人变得更慈善、更慷慨,遭遇困难时也能用更积极的眼光看世界。

提高学习能力。对年轻人来说,回忆、复习以前学习的知识,利于举一反三、温故知新,有助于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提升学习能力。另外,回忆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过去的不足,有助于不断改进自身、提升社会适应力,对年轻人的成长有不小的帮助。此外,阅历丰富的人经常回忆,并将经验、教训传递给年轻人,也利于促进年轻人的进步。

消除孤独,预防老痴。斯蒂基特认为,回忆可消除孤独,给人更多积极的暗示———“曾经的艰苦岁月都已走过,现在更不足挂齿。”这也是为何老人更喜欢回忆的原因。在相对孤单的晚年,回忆是消除寂寞的良药。聂品补充说,回忆还能帮助老人锻炼记忆功能,有效预防认知障碍。(俗称“老年痴呆”)

增强社会凝聚力。集体追忆过往有助于提升群体凝聚力,让每个成员的集体认同感更强,且更倾向于去做能让群体获益的事。从宏观上来说,这个积极影响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让社会在面临危机时,大家更愿意向彼此伸出援手,从而使志愿活动增多、慈善捐款增加。

让回忆变成人生财富

回忆的好处不少,但要掌握一些科学的方式,过滤掉影响健康的“回忆杂质”。

回忆温情过往。温情的经历可以产生积极情绪,回忆应主要以这类事件为主。对于让人咬牙切齿,迟迟不能释怀的事尽量不要回想,等着时间慢慢平复这些不愉快的记忆痛点。不过,这并不等于不好的过往不能回忆,如果对一件事情早已释怀,或曾经让人无比尴尬的往事早已远去,再回忆反而有积极作用,能暗示自己克服当下困难,努力向前。

回忆身边的事。有时,一些不是自己亲身经历,却发生在身边、让人难忘的事也值得回忆。这些事也许对自己没有直接影响,但因发生在身边,近距离观察了当事人的所作所为,对自己的成长也有帮助。

靠线索回忆。对老人来说,有些记忆可能已经变得模糊了,不要强求自己能够想起来,或因此烦恼。回忆时可以遵循一些线索,比如将两件前后发生的、记得比较清楚的事串联起来,或和当年一起经历的几个故人交流,抑或是寻找保存下来的老照片、书信,都有助于回忆,还能健脑。 没有负担地回忆。“回忆不能沉溺在负面情绪中。许多人常将往事与现状对比,自我暗示地认为,过去的生活更美好,感叹“那些年,如果我怎样做就好了”。这样的假设会让人后悔、难过,甚至产生对当下生活的不满。但如将往事看成一笔人生财富,思考“那对我的成长意味什么”,则可能从回忆中获益。注意到这点,回忆不仅不会成为负担,反而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对己对人都有好的意义。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