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老人健康

老年冠心病人的心理护理

来源:网络

老年冠心病人的心理护理

老年冠心病人的心理护理

一、临床资料

据有关专家医院统计:收治了96例男性冠心病病人,年龄68岁~85岁,平均75.6岁;其中心绞痛39例,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3例,心律失常54例。

二、心理分析

1、焦虑心理老年人的适应能力差,患病后住进陌生的医院,住院后饮食起居休息睡眠等日常生活难以适应,病人性格变的脆弱,心情不定,情绪低落。由于病人正常的生活和活动受疾病限制,需要他人照顾,对自己的价值感到怀疑,认为成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从而产生悲观、失望、自卑心理。

2、恐惧心理老年人由于年老多病,加之对疾病严重程度及疾病性质不了解,容易自我扩大疾病的严重性和受死亡的成胁,从而产生恐惧心理。

3、敏感心理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过度注重自感变化,对治疗方案及医护人员的言行和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过度敏感,过喜、过悲、过虑、过怒等均可导致情绪波动及病情变化。

4、固执心理老年人平时性格同执,病后更是坚持己见,漫长的病程导致他们易发怒,埋怨家人照顾不周,对医生护士不满意,喜欢别人恭敬服从,希望得到子女的关怀,也希望得到别人的注意、同情陪伴。

三、心理护理

1、了解老年病人的心理状态,给予理解尊重了解病人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尊重他们,不要改变老年病人长期形成的习惯和嗜好。护士以端庄娴淑的仪表,过硬的操作技术,热情和蔼的态度,高度负责的职业责任心,关心体贴病人,认真倾听病人的诉说,细心分析其意图,满足病人心理上和生理上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从而使其在心理上得到宽慰,感情上得到满足。

2、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稳定病人的情绪在临床上经常发现有些老年病人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心情异常而导致疾病的发作。应告诫老年病人不良情绪是冠心病发作的危险因素。护士要指导他们掌握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以宣泄、平息、转移等手段来调节心理平衡,控制疾病发生的因素。解除病人的心理障碍。

3、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冠心病知识宣教绝大多数病人及家属不懂医学知识,更不了解冠心病的有关知识,通过宣教使他们对此病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应给病人以家庭支持,家属要关心体贴病人,给病人易消化、高纤维、优质蛋白的清淡食物,少食多餐,避免食用高热量,高胆固醇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消除不良因素的刺激。

4、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环境老年病人身体虚弱,抵抗力差,室内空气要新鲜,温度湿度要适宜,卧床病人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协助做一些适当的肢体活动,对长期卧床的病人,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尽量为病人创造一个整洁、安静、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