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老人健康

关爱老人:拒绝退休综合症

来源:网络

关爱老人:拒绝退休综合症

拒绝退休综合症

从心理方面来说,退休后的老人容易陷入以下5种不良情绪。首先是失落感。这种情绪表现在两方面:有的人认为自己老了,不中用了,单位和社会不再需要自己了;还有的人退休前事业有成、受人尊敬,退休后一切化为乌有,受不了巨大反差。二是孤独感。离开工作岗位后,社交活动和人际交往随之减少,儿女又忙于工作。第三,无力感。很多退休老人不愿意离开工作岗位,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还有工作能力,还可以继续为社会服务,更不忍心离开奋斗半生的事业。然而,面对“岁月不饶人”的现实,他们既无奈又无力。四是无望感。从忙碌到清闲,从同事朋友一大帮到门庭冷落,新的生活环境使不少退休老人无法适应,再加上身体逐渐老化,疾病不断增多,很多人感到心里突然被掏空了,觉得活得没有盼头了。第五,有些人还会出现“怀旧心理”。专家说,退休后,不少人喜欢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继而产生“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叹。

此外,英国研究所发现,退休还会导致健康状况急剧下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身体小毛病不断。

多项研究发现,退休老人更容易出现头痛、晕眩、腹部不适、四肢无力等症状。

睡眠差。

解放军医学院研究人员在今年3月公布了一项离退休老人睡眠状况评估报告,发现46.4%的人出现了睡眠障碍。睡眠差必然会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比如血压升高,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等。

早亡风险大。

瑞士苏黎世大学研究发现,过早退休的男性67岁前死亡危险几率大大增加。每早退休1年,危险就会增加13.4%。

易痴呆。

日本研究发现,对生活没有热情的退休者更易痴呆。他们把自己封闭起来,导致负责处理爱好、艺术等信息的右脑未得到锻炼。若短时间内无法调整,左脑活动量也会下降,容易引发痴呆。

一肚子倒不出的委屈

其实,得了“退休综合征”的人心里很苦闷,他们有一肚子委屈要说,而这些委屈也道出了“退休综合征”真正的原因所在。

不服老加重郁闷。

“我觉得自己还能再干20年。”一名退休老干部告诉记者,不服老的想法让他整天闷闷不乐,觉得心理不平衡,不爱出门,脾气越来越大。

经济拮据。

老人退休后收入自然会下降,部分老人生活会变得拮据,这也会让老人感到自卑、无用。

角色转变难适应。

原是某机关干部的秦老告诉记者,他退休前是大忙人,每天开会、电话不断,自从退了休,会不开了,电话哑了,尽管每天都在努力适应新生活,但心里还是空空的。哈尔滨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陈力解释,丧失是影响老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这种转变容易导致“退休综合征”。

独居空巢。

家住朝阳区的王老师告诉记者,他的独生女儿远在新西兰,家里就老两口,退休生活更寂寞了。专家指出,中国独生子女家庭日渐增多,孩子离家后,独守空巢的老人会产生心理失调。

另外,调查发现,与普通退休人员相比,领导干部的心理落差感和失落感更大。北京市退休干部和退休工人的对比调查显示,工人退休前后心理感受变化不大,情绪较为稳定,社会适应良好。但退休干部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尤其是从高级领导岗位退下来的干部,退休后,生活的重心变成了家庭琐事,让他们很不习惯。另有调查发现,与国企、事业单位相比,私企员工退休虽然心理落差小,但对经济压力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担心会更多。

全球应对退休综合症

为减少“退休综合症”的隐忧,各国政府都在努力开展措施,有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此外,个人和家庭做出积极的改变也很重要。

日本政府推广“退休老人再就业”。

有一些需要人手、但年轻人不愿意从事的工作,如超市停车场看管员、闹市区街头向导、公共秩序协调员等,政府会鼓励退休后的老年人从事。这些工作虽薪水不高,但目的是让退休老人感到有事可做、仍能参与到社会分工当中。此外,日本政府常在当地的公民馆举办老年人退休生活讲座,组织老人们结成读书会、美术鉴赏会等,教老人如何扩大社交、排遣寂寞。

英国退休老人主动找事做。

在英国,很多到了退休年龄的男女,都会给自己的生活寻找新的话题,养花种草,或是结伴旅游。不少退休男性还会主动参加社区的志愿活动,比如教给年轻人修车、修电器等技能。其实,这些活动都是政府通过民间机构支持的。

德国政府实行“弹性退休”。

德国政府近年来提倡“弹性退休”,逐步把退休年龄提高至67岁。数据显示,德国约5%的退休人士继续就业,人数在100万以上。68岁的汉斯目前在德国宝马集团任技术人员,他告诉记者,老年人被聘用很正常,公司还会专门设计老年人工位和座椅。而且,德国社区设有老年人可参与的各类俱乐部、社区大学等,这些场所不仅有老人,还有其他年龄层的人群,有利于老年人与社会保持接触。此外,德国医生建议退休者动起来,如种花种菜、做手工、遛狗等。

泰国积极参加社区活动。

泰国社会发展和人类安全部目前正在试验推广一项政府购买服务——社区志愿者养老服务。截至2009年,该项目在泰国75个府进行试点,共有1万名志愿者被招募用于照料超过9万名老人,帮他们做饭、协助购物等。这种陪伴和照顾在一定程度上给了空巢老人心理安慰。另外,佛教寺庙是泰国社会生活的中心,一些老年人通常会到临近的寺庙帮忙,协助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北欧国家会提供退休缓冲期。

北欧政府会给老人一个“退休缓冲期”。比如,丹麦法定退休年龄是67岁,从60岁开始,老年员工每年会递减劳动量直至完全退休。而且,在北欧,退休后“二次创业”较普遍,瑞典一家设计公司的三位合伙人,都是70岁左右的老人,聚在一起发挥余热。此外,在有“森林之国”美称的瑞典,退休老人更乐于参加户外锻炼,既强健体魄又培养爱好。记者发现,瑞典的老人们即使退休也讲究自身形象,一直保持良好精神状态。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