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老人健康

四个补钙误区让你越补越缺钙

来源:网络

四个补钙误区让你越补越缺钙

时下,各种各样的钙剂充实市场,有活性钙、离子钙、分子钙、络钙等多达200多种,这些补钙产品都说别的钙剂难吸收、副作用大,说自己的钙产品吸收率高、甚至达到100%,使消费者无所适从,陷入补钙误区。如何补钙对身体好呢?你按着别人的经验去补会不会出现误区?这些我们都要细细分析。

误区一:是广告声称60%-100%高吸收率。

在北京召开的一次钙与人体健康专家研讨会上专家指出,现在各种钙品人体吸收率只能达到40%左右,但有些厂家却将高达90%以上的动物实验结果直接用于人体吸收率的宣传,欺骗消费者。60%-100%高吸收率的危害,在于误导人们大大降低钙的补充量,使补钙量仅仅达到正常所缺钙量的26%-50%。一方面严重缺钙,另一方面又补得严重不足,补钙不足量,造成补钙,还是缺钙的严重后果。

补钙,关键在于吸收,这是一句广为流行而且被人接受的说法。吸收,是吸收率?还是吸收量?却混淆不清,现在人们似乎都默认是吸收率,厂家也极为宣传吸收率。这就犯了想当然的错误。实际上,满足人体需要的是钙吸收量,而不是吸收率。

误区二: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

许多老年人以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就开始骨丢失,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在绝经后1—10年,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丢失期。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误区三:不辨病因治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诱因(如药物)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

段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

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如绝经期女性可补充雌激素等,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误区四:钙补得越多越好

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并发症,危害老人健康。

钙是这样被人吸收的:钙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钙(即血液中钙的含量),再通过骨代谢,把血钙进行钙盐沉积,形成骨骼。不是说钙吃得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血液中钙的含量必须保持在一定水平,过多或过少都不行。过量补钙,血液中血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