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老人健康

百岁药王孙思邈谈养生(很神)

来源:网络

孙思邈告诉我们——生活细节很重要

这两天,我在给厚朴中医学堂讲医史课,厚朴中医学堂是 徐文兵先生创办的一个培养中医人才的基地,徐先生邀请我来讲几节中医史的课程,把中医的发展脉络源流讲讲,在讲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学员们对学习中医的热情非常的高涨,让我都深受感染,如此下去,中医复兴有望。

昨天我正好讲到唐代的孙思邈,提到了孙思邈非常的重视调养人的性情,尤其是重视生活细节的问题,孙思邈小的时候身体不好,自己说:幼遭风冷,为了给自己看病,家里把钱都化光了,这样,后来在十几岁的时候,才开始学医,最后终成一代大医,被老百姓称为“药王”。最后寿命达到一百多岁(记载不一,但是一定过了一百岁)。

我对大家说:孙思邈到底是怎么从一个病弱的少年,变成一个长寿的人的呢?

除了对于治疗的熟悉,可以给自己看病,孙思邈对调养摄生的重视,也是重要的原因,他的这部分学说,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很多养生的内容,都是从孙思邈的书中摘取的,发展来的。

这部分内容非常的丰富,大约在几百条以上,我昨天上课的时候,给同学们讲了很多,大家都觉得很吃惊,认为这么一位了不起的药王,怎么关注了这么多的生活细节啊!

原来,这就是孙思邈的特点,他认为,此事必须从生活细节做起,每个细节做好了,才能保证健康。孙思邈管这个内容叫“养性”,这个养性,其实是养生的一部分,指的是要使得好的习惯,变成你每天都执行的习性,这样才能长期执行。

孙思邈自己说:“夫养性者,欲所习成性,性自为善,不习不利也。性既自善,内外百病,自然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意思是这事儿,如果我们养成了习惯,变成了自己的习性,如果这都是些好的习性,那么身体气血就平和,百病自然不生。这就是治未病的道理啊。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孙思邈非常的重视生活习惯,他要让一些好的习惯,成为人们每天都执行的习性,那么,这都是一些什么样的小细节呢?

我说过,我昨天给同学们讲的时候,同学们都惊异于孙真人是如此的心细,关注的都是很多我们生活中的小的细节,几百条的细节我也只是选讲了部分内容。

我在这里,我只来讲讲其中的一个小的细节吧。

我在讲述的时候,大家注意到,孙思邈几次提到早晨起来,要先讲些好事儿,不要讲一些什么计较钱财的事儿,不要讲一些坏事,他说:“旦起欲专言善事,不欲先计较钱财”、“清旦常言善事,勿恶言”(《千金方卷二十七 养性》)。孙思邈几次提到这个小的细节。那么,这里面有什么缘故呢?

原来,一个人的精神状态非常的关键,这种状态是从早晨就开始的,你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迎接一天,这非常的关键,这是一个心理学范畴的内容,孙思邈身为大医,自然关注的领域十分的广泛,除了人的身体,他对人的心理也是十分关注的。

孙思邈认为心理会影响身体,所以他十分重视从生活细节上来调整心理状态,他甚至专门写了一段话,讲在家庭里面,成员之间有了矛盾,要早说,说开了就好了,不能忍着,忍时间长了会生病,甚至会重到“不救”的地步。这样的事儿我们在生活中也会常常见到。这是孙思邈细致的地方,他正是长期给老百姓看病,了解到了生活中各个细节对健康的影响,才会写出如此生动细致的内容的。

那么孙思邈为什么让我们早晨讲善事呢?是这样的,孙思邈非常重视道德修养,他认为如果心里面善良的事情装的多了,人自然就向善了,这样气血平和,自然减少了患病的几率。所以他告诉我们“善言勿离口,乱想勿经心”。要经常讲行善的好事儿,多讲自己自然也受影响。尤其是在早晨,如果我们就开始讲述一些美好的事儿,那么我们就会以一个阳光的状态来迎接一天的到来。

以前,我看中央电视台十套的《讲述》栏目的时候,常常被里面一些普通老百姓的善良的事迹感动,那些事儿甚至都是让人流泪的善举,所以我想,如果每天早晨都能看一眼,那么,我们就会以一种多么阳光的心态去迎接一天啊,在这样的一天里面,如果我们再遇到什么挫折,自己的心里都会和这些善举相比较,一定会觉得这些挫折无关紧要了,这就是心态好的缘故了。

孙思邈还告诉我们:“勿言行善不得其报,以自怨愁”,因为“当以道自平其心,道之所在,其德不孤”。这是他关注的小小的细节,确实有很多人,在抱怨做善事怎么没有回报啊?其实,不必考虑回报,做下去,你周围的环境自然改变,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的心灵一定会改变的,这是上天给我们最好的回报了。

那么我为什么把孙思邈的这个细节,从几百个细节中提取出来讲述呢?这是因为我们确实需要按照这个来执行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我遇到过这样的朋友,每天讲述的都是一些负面的内容,什么那个地方撞车了,什么谁的生意失败了,什么那个国家的经济崩溃了,那里的火山又出问题了,等等,总是在哀叹,其实这些事儿和他都没有关系,但是这样哀叹的结果,是自己做事都觉得是在混,这是一种消极的生活状态,如此下去,整个人处于低迷状态,健康自然也会成为问题的。

所以,孙思邈让我们关注的那么多的细节中,有一条就是“勿嗟叹,勿唱奈何”,就是别没事儿总是说“怎么办啊!没办法啊!”等这样的话,这样的话,会让我们的态度消极的。

我曾经讲述过朱丹溪,这位大医被成为一代宗师,他就是经常拿个小本子,听到别人做善事了,“随闻随录”,记录下来,然后到处去给别人讲,最后导致他到那里给人看病,那里的风气都会改变的(“杖履所至,人随之化”)。为什么呢?他这是在传播善的种子,在传播积极的生活态度,这样对大家的身体和心灵都是有好处的,这是一代大医的做法,从身体和心灵两个方面来帮助大家调理,这是为什么人家被称作是一代医宗的原因。

这些大医,都非常的重视生活的细节,因为他们知道,我们的生活是由各个细节构成的,如果我们能够把每个细节都向积极的方面调整,那么,我们的生活就变得积极、阳光了,那样,气血平和,自然健康也是可以预期的了。

这是我在讲孙思邈的时候的一点感受,写出来,供大家借鉴。我自己也努力去做,晨起写这篇博文,也算做是一个讲好事儿的经历吧,呵呵,不知道算不算。

要么,大家也来试试?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