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老人健康

老人冬季养生这些方法不容错过

来源:网络

现在“立冬”节气已过,表明冬季已经正式来临了,中医认为冬季养生应以“养藏”为主,那么老年人入冬后应如何养生呢?

早睡晚起“养藏”

“藏养”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起居应“早卧晚起,必待阳光”,冬季太阳升得晚,早睡可以养人体阳气,晚起可以避免寒邪的侵袭。

进入立冬虽天气渐冷,也应适量运动,所谓“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四肢较为僵硬,因此,锻炼前热身非常重要。比如伸展肢体、慢跑、轻器械的少量练习,使身体微微发热后,再进行较大强度的健身运动。雾霾天早上气温偏低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最好不要外出,以防受寒后血压升高,诱发中风。

冬季当养肾

冬天天气寒冷,寒邪最易伤害肾的阳气,也就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此,冬季养生应以调摄肾之阴阳为重点。

在茶余饭后,可以做一些简单易行的保肾操。比如:坐着看书、看报时,可缓缓地左右转动身体5~6次,然后双脚自然地前后摆动数十次。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外府”,常练此动作,对腰膝有益;也可以将手掌搓热,置于腰间,上下摩挲,直至腰部感觉发热为止。从医理上,因腰部有督脉之命门穴,足膀胱经之肾俞、大肠俞、气海俞等穴,搓后全身发热,具有温肾壮腰、舒筋活血等作用。再比如:每天坚持叩齿200下,待口中唾液满口后,慢慢咽下,能够滋养肾精。

适当温补,不可过度

冬天气候干燥,滋益阴精是冬季养生的重要内容,最好能多吃白菜、银耳、木耳、枸杞、梨、猕猴桃等补益阴液的食物;辛辣厚味、烧烤油炸食物少吃为妙,平时还要注意多喝水,以免上火。饮食要以温热为主,如食用糯米、羊肉、大枣、桂圆、芝麻、韭菜等,少吃冷饮、海鲜等寒性食物。可多吃些坚果类食物,如核桃仁、榛子、松子、栗子等。

但要注意的是,立冬虽然作为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冬季,所以温补不宜过度,像羊肉、牛肉等滋补食物,也应适当吃。如果无虚滥补则容易使血脂增高,加重心脑负担,还易引起急性胃肠炎。而一些年轻无病之人,对寒冷有良好的适应及抵抗能力,可不必进补。

蒸汽熏鼻

冬天是感冒的高发季节,除了多饮水外,还可以经常用杯子装满热水熏熏鼻子,有“上火”症状的人,可在水中加些大青叶或者金银花等中药材,能起到不错的清热祛火效果。

足部保暖

俗话说“寒从脚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而中医认为,足部受寒邪,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起胃脘痛、腹泻、行经不调、腰腿痛等多种病症。因此,冬天更要注意足部的保温,在临睡前抽出5分钟时间按摩足部,尤其是肾经的涌泉穴,以温补肾经,达到养藏的目的。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