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老人健康

预防脑卒中 小小“信号”你必须要当心

来源:网络

当前,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的最大威胁,而脑卒中(俗称中风)对个体健康和生活造成的危害最大,已成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

事实上,颈动脉狭窄几乎是没有症状的,只有狭窄的程度已经对大脑血液供应产生了一定影响,患者才会出现一些短暂的症状,也就是脑缺血的先兆。比如眼前突然发黑、无缘无故失语,都是中风的先兆。这类症状还包括:突然头晕目眩,一侧眼睛食物模糊,胳膊、腿发麻无力,言语不清,一侧肢体无力,拿东西不稳,口角歪斜等。

这类症状刚开始出现时不会持续很久,常于24小时内恢复,所以很容易被忽视。这些表现其实都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小斑块脱落,导致颅内小动脉栓塞造成的,也是重要的预警信号。如果继续发生较大的斑块脱落,造成相对粗大的颅内动脉栓塞,就可导致急性脑梗死,引起永久性偏瘫、偏盲、语言功能障碍、植物人甚至死亡等。

另外,由于颈动脉狭窄可以导致脑供血不足,长时间脑缺血可造成慢性脑损害,可引起头昏、视力下降等症状,甚至导致智力和社会功能等高级智能活动的下降。脑卒中危害有多大每12秒有1人发病。2008年我国居民第三次死因调查结果公布——脑血管病已成为国民第一位的死因。我国每年死于脑卒中者有150万人,全国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平均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我国脑卒中死亡率高于欧美国家的4—5倍,是日本的3.5倍,甚至高于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

增长率达8.7%。近20年监测结果显示,脑卒中死亡人数年增长率达8.7%。中国的慢性病防控目标要考虑国际社会设定的基础,过去40年脑卒中发生率在发达国家降低了42%,但在发展中国家翻了一番。防控脑卒中的策略主要有三方面:首先要在策略上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第二是提高素质、教育先行;第三是高危筛查、目标干预。三高症、房颤和吸烟是导致脑卒中的大部分因素,还有被医药卫生界忽略的大危险因素是颈动脉狭窄和高血压。2009年6月,卫生部启动了“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这个工程“牵住”了我国慢性病防控的“牛鼻子”,占领了一个重要的制高点,抓住了慢性病防控的龙头。

400亿的经济负担。据测算,每年因为脑卒中的直接和间接经济负担达到400个亿,对社会和家庭都是灾难性地破坏。我国存活的脑卒中患者约有600万—700万,其中3/4都要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重度致残约占40%以上。患者一旦得病,或生命不保,或瘫痪在床。自己不能再工作不说,常常还要陪上一个人护理。

时间一长,患者本人感到痛苦,家属也被经济和精神上两副重担压得受不了,对于贫困家庭更是天大的灾难。我们经常能在农村见到一些辍学的孩子,辍学的原因很多是为了服侍家里的瘫痪病人。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