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老人健康

关于老年人冠心病治疗的几个问题

来源:网络

治疗也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和减少并发症。但是,如果忽视或不加强调脂、抗凝、抗血小板及保护心肌等治疗措施,有可能在其它未作介入治疗的血管部位,甚至在已作介入治疗(植入支架)的血管部位发生新的血管病变,仍然可以导致心绞痛复发或/和再次发生心肌梗死。因此说,冠脉介入治疗不是一种一劳永逸的治疗方法,对这一点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冠心病介入治疗,总的来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绝不等于没有风险。介入治疗过程及其术后会发生诸如:血管内膜撕裂、血管痉挛、血栓形成、造影剂过敏、各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甚至会发生威胁到生命的并发症。尽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很低,但仍需保持警惕,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冠心病介入治疗应注意哪些事项?

1.作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必须先做冠状动脉造影,即应用心导管技术,把造影导管放置到冠状动脉开口部位,再把造影剂直接注入冠状动脉内,从而非常清楚地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性质等方面的情况。根据这些情况再选择治疗的方法(药物治疗、冠脉介入治疗或者是外科冠脉搭桥治疗)。目前,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可靠方法,以往称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2.作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均应按照医生的要求服一些必要的药物,如抗血小板药物(常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噻氯吡啶等)、抗心绞痛药物(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等)。其目的是稳定病情,减少或避免术中和术后缺血性并发症,增加冠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

3.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特别是植入冠脉支架的患者,应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以预防再狭窄的发生。此外,还要根据医生的要求,决定是否服用或怎样服用抗心绞痛之类的药物。

4.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加强术后的随访工作也十分重要。

(1)加强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控制,包括控制血压、治疗糖尿病、戒烟、规律锻炼、体重不要超重,特别要注意合理使用调整血脂药物,严格控制血脂水平。除非患者不能耐受,阿司匹林、他汀类调脂药物及A-CEI类药物应长期服用。

(2)定期进行门诊随访,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的毒副作用和心肌缺血症状的复发。此外,还要严密观察有否心律失常和心功能的状况。对于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病情危重患者,或介入治疗后有较严重异常临床情况者,必要的时候建议作冠状动脉造影复查,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