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老人健康

老年高血压快速康复的妙招

来源:网络

“十六年前,我从部队医院离休回到老家,才发现80岁的老母亲有冠心病心房纤颤;82岁时,母亲从颤动的心房脱落的血栓栓塞了脑血管,突发中风不语,半身瘫痪;经过救治和半年的康复,虽然能行走自如,但平均每月都有一次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半身抽搐。可她老人家凭着每天早晚服25毫克的肠溶阿司匹林和维脑路通及发作时注射安定,居然带病十几年,活到96岁,至今仍能上下三楼,生活自理。”年近七十的薛先生讲述他的母亲,那么真实,又那么可亲。他说,老母亲的长寿因素很多,如素食为主,晚餐少吃;不生闷气,心不窝火;农家劳作,活动筋骨;讲究卫生,不吃不洁食物等。一个养生知识极少的乡村老人,带着那么多疾病还能活得那么精神、长久,这是做儿女们的福气!

我国整复外科奠基人之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涤生,91岁高龄了,仍然亲自为一些疑难病例做手术。谁也想不到,他也曾是一位肺癌患者。“当初听到自己患上了肺癌,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我没有害怕,也没有着急,结果手术十分顺利,恢复情况也很好。”张涤生院士说,老年人最重要的是用一种“带病延年”的心态,“年纪大了,谁都免不了一些病痛,只要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治疗,坚持适当的休息与锻炼,保持乐观的心态,病痛就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老年人中患慢性病的比例已达到69.2%。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性别差异不明显,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生活方式疾病依次是: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骨关节疾病、糖尿病等。进一步分析发现,近2/3老年人同时患有两种以上的慢性病。慢性病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并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40多年前,我曾照管过一批健康状况不同的老人,其中有一位曾得过心肌梗死。当时我心中暗自盘算:这位老人大概得先去,随着时间的消逝,事实给了一个完全相反的结论。别的老人相继过世,而这位老人恰恰是活得最久的。”北京医院内科老专家曾昭耆说,这就是所谓“带病延年”。这就是老人常说的“破碗用得久”:一个碗有了一道小裂缝,用它时就会更当心些,结果是别的碗先打破了,而那个碗尽管有裂缝,但还能用老年病科专家说,慢病通常是指那些长期的、不能自愈的、也几乎不能被治愈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血脂、冠心病、脑中风等。对待慢性病显然态度更为重要。一些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比较重视疾病,他们的心态比较平衡,期望值不会太高,遇事能做到心平气和,他们深知患病的痛苦,善于加倍珍惜和保护自己的身体。他们大多能做到有规律地生活,坚持体育锻炼。美国洛杉矶的医学研究人员发现,人体内有一种内分泌激素,可以调整体内环境,保持机体的内外平衡。一个体弱多病的人,因为经常受到疾病的骚扰,迫使这种内分泌素不断产生调整作用,从而不使身体发生重大的病变。而身体强壮的人体内的内分泌素时时处于“靠边站”的地位,根本用不着发展壮大,因而它的功能很弱,当病魔突然袭击时,它便束手无策,不能进行抵抗,因此一旦发病就可能是大病、重病。

慢性病患者如何调整生活方式,进而能够做到带病延年呢?专家指出,高血压病人要注意饮食要清淡,坚持适量运动,保持情绪稳定,定期监测血压,就能使血压得到控制,减少对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也能与正常人一样长寿。有数据表明,坚持10年以上降压,早期治疗并能控制吸烟、高血脂、高血糖等其它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较之于未作降压治疗者,第二个10年中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将减少60%。糖尿病人必须坚持饮食控制、服药控制、适量运动、血糖监测和情绪稳定,按照这五个方面去做,就能获得良好的病情控制。冠心病人经过有效的治疗和适量的锻炼,病情稳定后,要戒烟戒酒;少吃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少吃甜食以及限制食盐摄入;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含粗纤维多的食物;适当多吃海鱼、黑木耳、洋葱、大蒜等可以降低血脂、抗血凝的食物。此外,应该避免紧张、劳累、生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保持情绪乐观稳定。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