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老人健康

老人须防流脑

来源:网络

提起“流脑”,人们常常把它与“儿童传染病”联系到一块。

临床实践证明,流脑病人主要是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但临床实践也证明,从出生几天的新生儿到70多岁的老年人,都可能遭受“流脑”的感染。

冬末春初是流脑发生的最高时段,这可能与初春特定的气候有关。这个时段,冷暖空气常常处于“你来我往”的状态,阴晴冷暖多变,几日之间的温度变化幅度很大,气温的日较差也较大。人体(尤其是老年人)的鼻咽部抵抗力较弱,病菌容易侵入呼吸道,加上天气还比较寒冷,人们在室内活动多,病菌借助咳嗽飞沫传播,更增加了传染机会。

老年人和婴幼儿一般体质弱,免疫力不足,滞留在鼻咽部的病菌,容易进入血液,最后达到脑膜。由于老年人旧病较多,加之流脑症状不如儿童典型,常常在诊断时被忽略。例如,流脑早期诊断的最重要体征是出血点和淤斑,但老年人患流脑时,出血点和淤斑相对较少,较小,且一般分布在躯干、臀部或下肢等部位,加上皮肤老化、老年斑及血管痣的干扰,典型症状就变得不明显了。老年人患流脑,也很容易与初春发病率极高的“上感”和心脑血管病相混淆。此外,少数老年人患流脑时,发热症状不明显,也容易延误诊断。

所以,初春时节,老年人若出现高热、寒战、皮肤血点、手足冰冷、脉搏增快、剧烈头痛、频频呕吐、脖子发硬,甚至出现皮肤大片出血性紫癜、休克、抽搐、昏迷等,首先要警惕是患了流脑。此时,病人和家属也不必紧张,因为随着医学的发展,流脑的治愈率也相当高,死亡率只有5%。只要诊断准确,抢救及时,精心治疗,一般都会康复的。

流脑也是可以预防的。老年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按时作息,保证睡眠,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2.要注意环境卫生和精神卫生,经常开窗,把室内空气中可能存在的病菌驱除室外。也要勤晒衣被,阳光中的紫外线有杀菌消毒作用,脑膜炎球菌在阳光下的活动性极弱。此外,也要保持情绪的稳定,避免不良刺激。

3.饮食上注意营养,常吃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饭后盐水漱口,也有利于预防流脑。

4.尽量少去或不去公共场所。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感冒。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