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老人健康

日常生活老年人需注意的“三低”疾病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日常生活老年人需注意的“三低”疾病

第二章:5种环境老人不宜久待

第三章:老年人大病初愈防“食复”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感官触觉,嗅觉也会不同年轻时,血压偏低的老人,会导致脑部缺血,缺氧而诱发缺血性中风。那么老年人除了要注意低血压,还要注意什么么?

日常生活老年人需注意的“三低”疾病

原发性低血压病

医学研究表明,血压偏低的老年人可因血流缓慢、无力,造成供血不足,致使脑部缺血、缺氧而诱发缺血性中风。所以,对低血压病绝不能大意。老年人平时要加强体能锻炼,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还要戒除烟酒,但可酌饮咖啡(有升高血压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不能坐着和趴着睡觉,起床时动作要从容、缓慢,以免发生意外伤害,还应避免长时间的低头或下蹲。慎用镇静安眠药及扩张血管药。

老年性低体温综合征

据研究,降低人的体温有延年益寿的作用,但体温过低也会造成危害,其中老年性低体温综合征就是老年人常见而又易被忽视的一种疾病。

患者表现有畏寒、皮肤苍白、四肢冰凉、不愿起床或有寒战反应及起水疱等。当体温降至35℃时,会出现动作及思维障碍,呼吸频率及咳嗽反射降低,精神萎靡或意识模糊,昏昏欲睡,反应迟钝或不思饮食,不解大便,面部肿胀,心跳缓慢等,甚至突发心房纤颤、不省人事及心跳骤停等危象。老年人要注意防寒保暖,定期测量体温。多摄入高热量、高蛋白及高维生素的食物,加强体育锻炼,还要积极治疗原发病等。

老年性低味觉症

有些老年人进餐时,总抱怨饭菜不香、不合口味,甚至有食不知其味的感觉,家人还以为是老人太挑食。其实,这是老年人体内缺锌的表现。长期下去,易引起食欲不振,影响营养摄入,造成老年人健康状况下降。人体内锌的总含量虽只有2~3克,但锌在人体内无处不在,作用非常大。缺锌则会降低味觉敏感度,甚至丧失味觉。因此,平时除饮食要适合老人的口味外,还应给老人多吃些含锌量高的食物,如麦芽及蘑菇等。

5种环境老人不宜久待

老人健康长寿是子女最大的心愿,专家指出,老年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社区和家庭中度过,居住环境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因此居住环境要十分考究,子女要尽量帮助老人避开一些不良环境。

布置纷杂的环境。不少儿女喜欢给父母的房间布置得满满当当,看着十分温馨与方便。但专家解释说,由于老年人对色彩及环境的快速辨识能力下降,如果长时间处在过于纷杂与色彩丰富的环境中,很容易因意识判断失误而发生跌倒或碰撞的可能。因此老年人的房间布置宜清爽、不杂乱,家居摆设不要过多,卧室里的色彩最好质朴自然。

光线昏暗或刺眼的环境。有的老年人平时在家为了节俭,不到万不得已时不会开灯。其实这样的节俭容易给健康埋下隐患。老年人视力下降,不但容易摔伤跌倒,还可能影响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使其产生“灰色心理”。但环境光线过于刺眼也不好,可能让老年人情绪过于兴奋,影响睡眠质量。

过于安静的环境。噪音有害健康,但如果过于安静,尤其是在白天,一点声响都没有,容易使人产生不安全和孤独感。因此,老年人居住的房间不要过大过空,周围要有邻居相伴,家中无人时,不妨打开收音机或电视机。当然,过于刺激躁动的环境也不好,老人尽量不要收看刺激的电视节目。

建筑物密集的环境。越发密集的高楼大厦成为了城市化发展的标志,但是建筑物过于密乱的环境会造成老年人心理上的压抑、不安与烦躁。所以给老人选购房子时,如果可以最好挑选建筑物不太密集的地区。

空气污浊的环境。人群聚集的地方空气很容易变得十分污浊。而老人的呼吸系统较为薄弱,长时间停留在这样的地方会引发过敏或者呼吸类疾病。应尽量少去人群聚集的影剧院、歌舞厅、会场、商场等场所。平时可以在植被较为丰富的公园遛弯。

老年人大病初愈防“食复”

生活中,有些老年人在患过大病之后,刚刚痊愈,就开始大吃大补。结果往往是不但没有起到康复的作用,反而使原病复发,症状加重,这种现象中医称之为“食复”。

患者由于生病期间胃口不佳,病愈之后想吃好点儿、多吃点儿,补补身体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食补要按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地实施,不宜操之过急,否则反而有可能造成病情反复。

导致食复的原因很多,如病后余邪未尽,脾胃虚弱,此时若勉强饮食,盲目进补,会使尚未完全恢复的脾胃功能受损。元气的盛衰与后天的脾胃功能密切相关,元气充沛则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强健、旺盛,体质强壮少病;元气虚衰则脏腑虚弱,抵抗力低下而多病。

食复的症结就在于,盲目进食进补使得疾病初愈后本来就很虚弱的脾胃功能进一步受损,更加不利于元气的恢复。正如《景岳全书》中所说:“不欲食者,不可强食,强食则助邪;新复之后,胃气初醒,尤不可纵食。”

预防食复,首先要注意病后饮食的合理调配,总的原则应以醒胃气恢复脾胃功能为主,进食循序渐进。一般来说,病后恢复期的饮食宜温、宜软、宜少食多餐、宜富营养而易消化;烹调方法宜多用蒸煮,少用煎炸。这样才能使胃气逐渐复苏,胃纳渐进,到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正常时,人体的元气才会得以恢复。其次,还要根据病人病后的体质来决定所选择食物的性味。人的体质分寒、热、虚、实,食物也各有属性,即所谓“四气”,即指食物进入体内,会产生“寒、热、温、凉”的作用。介于四者之间即不温不热、不寒不凉的,则归属“平”性。

患者只有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相应的食物,才能有助身体的恢复。例如,长期高热的人,病后由于耗津伤阴,体质多为虚热,饮食宜选择清热生津养阴的西瓜、梨、番茄、荸荠、甜瓜、黄瓜、甘蔗汁、绿豆、西洋参、龟、老鸭等寒凉之品。久病后畏寒身冷,阳气衰微者,应选择具有益气壮阳功效的温热性食物,如荔枝、龙眼、板栗、红枣、牛肉、狗肉、牛奶、生姜等。

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控制后,切忌食用含糖高的食物,以免诱发血糖再次升高。过敏体质的人,如支气管哮喘患者,病后不宜食用鱼、虾、海产品、鲜奶等食物,以防食后过敏导致旧病复发。临床常见的食复病例,多为感染性肺疾患、肝炎、胃炎、胆囊疾病、肾炎、糖尿病、肠道传染病等患者。

结语:老年人一般住院后,饮食上一定要按照医生说的口忌;不可因自己感觉无恙而大意。(文章原载于《大河健康报》、《新消息报》、《北京青年报》,作者:常婷、尹若雪、郭旭光,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