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老人健康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之间的微妙关系

来源:网络

糖尿病和骨质疏松一直困扰着老年人,然后这两种疾病治疗起来相对复杂,且很难根治,如何防治,糖尿病吃什么好也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在临床上,骨质疏松和糖尿病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1型糖尿病的患者一般体型比较瘦,身体脂肪含量少,而脂肪组织可以分泌产生雌激素和雄激素,脂肪含量低,性激素产生就会减少,使骨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另外,胰岛素对骨的生长发育也起着重要作用,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身体胰岛素水平绝对缺乏,从而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加之由于高血糖产生的利尿作用,让较多的钙从尿中流失,也可导致骨质疏松。

2型糖尿病和骨质疏松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发病早期,由于患者多数比较胖,而身体中的胰岛素水平比较高,所以在疾病初始,骨密度和正常人比起来并无差距。但到了后期,病人往往出现很多并发症,如胃肠道病变会影响病人进食,胃肠对钙的吸收减少;

肾脏病变可使人体中一种很重要的激素——1,25(OH)2D3的合成受到影响,而这种激素正是调节钙吸收的重要激素,如果合成不佳,人体内就会缺钙;另外,高糖利尿的结果会造成钙从尿中丢失。在疾病后期胰腺功能衰竭,患者胰岛素水平降低,也会造成骨质疏松的发生。

1.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的最大危害就是容易发生骨折,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更容易发生骨折的原因就是容易摔倒,由于他们骨骼的脆性增加,便导致骨折。糖尿病患者微循环障碍,并发症增加,如视力减退、肌力下降、身体平衡能力减弱以及低血糖等,这些因素都使糖尿病患者容易摔倒,而增加骨折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骨折后需要卧床,从而易出现血栓、感染及心脑血管病等并发症,导致再次骨折的风险更大。如果糖尿病患者发生骨折接受手术治疗后伤口不愈,则会增加感染的风险。所以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的危害性比无糖尿病者更显着。

2.糖尿病患者怎样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呢

由于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发生骨折后危害增大,所以糖尿病患者进行骨质疏松预防就显得更为重要。首先,应当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善,如戒烟、限酒、适当体力锻炼、接受阳光照射等;注意增加肌肉的协调能力,对于避免摔倒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控制血糖,减少血管并发症,早期使用胰岛素,对于预防骨质疏松颇有益处;再次,糖尿病患者应当补充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日常多进食富含钙的食品,以弥补钙的过量流失,这样不仅有利于钙代谢,还能减少跌倒的几率,是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重要措施。

总结:糖尿病和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很微妙,糖尿病患者如何防治骨质疏松要从生活习惯上入手,改掉以往的恶习为第一步,加强自身的运动才是上上之策。(文章原载于《健康文摘》,作者:孔成,刊期:2012.08,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