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白领健康

不愿意和人多说话是否是职场自闭症

来源:网络

职场中有一些人总是独来独往,不愿意和任何人多说话,平时沉默寡言,这是“职场自闭症”的表现。大部分的职场人士因环境、压力等原因,会产生“职场自闭症”。职场自闭症患者不愿和人们打交道,只想把自己包成一个圈,这非常不利于职场发展。

感觉跟他们不是“一拨的”

“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合群’了。”小林在 广告公司做策划,性格比较内向,总是不太习惯与别人打交道。小林觉得,自己已经成了办公室里的“透明人”了。

上星期,部门经理过生日,于是便招呼大家下班后一起吃个饭。午饭后,同事们都凑在一起,讨论送什么礼物比较好。看着同事们聊得热火朝天,小林却被晾在了一边。“我也想跟他们说说自己的想法,可就是张不开嘴。”无奈之下,小林只好可怜巴巴地坐在边上看着。下班后,同事们有说有笑地准备一起去饭店,顺便买礼物,却始终没有人来招呼小林。纠结了一整天,最后小林还是硬着头皮追上一位同事,勉强摆出一张笑脸跟大家一起走了。

“其他同事讨论的话题,总感觉我参与不进去。想加入他们,又怕聊不到一块去。”对此,小林很苦恼,“我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愿意跟我说话,我也不好意思张口问他们。”

据小林说,刚到公司时,同事聊天或是聚会之类的,大家还都带着她,问她去不去,可是因为当时她跟大家还不是很熟,自己放不开,不太好意思参与,所以就找借口推脱。“也许大家以为我不愿参加,后来大家也就很少叫我去了。”渐渐地,小林发现,连开会的时候大家也总是忽略她,很少问她的意见了。以前是不好意思说,不愿意说,可现在想说了,反而连开口的机会都没了。

“我总是觉得,自己跟他们不是‘一拨’的,是不是大家都不喜欢我呢?”对此,小林非常困惑。多说一个字都累得慌和职场新人小林不同,方青的职场自闭则源于工作压力。

今年30出头的方青是某外企的高管,在外人看来,她的工作既高薪又有面子,可多年的工作压力,使方青有些“外表光鲜,内心憔悴”了。

“唉,我现在多说一句话都觉得累得慌。”方青皱着眉说,“我现在说得最多的就是‘嗯’、‘好’之类的简单的词,真害怕自己的语言功能退化了。”

每天对着电脑10个小时以上,经常加班到深夜,只要到了办公室就像被人按在了电脑前,忙得一天都抬不起头来,休假简直成了奢望。由于方青的状态不佳,最近还跟一个同事发生了小误会。

前两天,一个同事跟方青汇报年底工作总结,同事口沫横飞地说了将近半小时,方青则目光呆滞,毫无反应。同事一遍遍问她,这样做行不行,方青却只是“嗯、嗯”,要么就点点头,给人感觉好像很无奈、很不耐烦似的。为此,同事将总结改了两遍,并且一次次地跟她汇报。

“刚开始我还觉得奇怪,怎么一份总结要说好几遍。”方青苦笑了一下,“原来问题在我这里,人家还以为我对他的报告有意见呢。”方青担心,她的工作状态,会给工作带来麻烦。

你到底能不能完成啊?据了解,有多于七成的高级主管表示,他们更愿意提升那些常和他们做沟通的人。某美资企业的业务部经理Frank表示,有些员工在分配任务时,即使被分配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也不表态;工作中遇到了困难,也不及时反馈。Frank举了一个例子。

两个月前,他让一个员工做报表,要求半个月后交。“如果当时他跟我说,做出报表有难度,那么我可以换人做。”可这个员工并未有任何为难的表情,也没有提出任何异议。Frank本以为没有问题,可是半个月后,当他要报表时,问题来了。

“我找他要报表时,他说还没完成,我问他有什么困难,他也不说。”在Frank一再追问下,该员工才将制作报表中遇到的问题,一一列举出来。Frank很奇怪,员工为什么当初不直接跟他提出来,或者制作过程中跟他沟通一下呢?员工的回答使Frank哭笑不得。“当时我不知道怎么表达才好,既然你给我分配工作,我就想尽量做好,可是越做越做不好。”该员工很委屈地说,这半个月来,他的心情一直很忐忑,当他发现自己有困难时,也不敢说,所以只能等着Frank直接问。

“我真的很无语,以后有什么工作,我还怎么放心地交给他?”业务部经理非常无奈,最后,整个报表又拖延了半个月,才算勉强完成。“这样做,只能让大家觉得这个人不可靠,没有人会记住他做出过什么成绩。对这样的人,评价怎么会高呢?”该经理表示。

专家点评:不良的心理状态要及时调整

“在职场中,因为环境、压力等原因产生沟通障碍,甚至出现职场自闭的症状,其实并不少见,因此需要及时调整,在健康与事业间找到平衡。”资深职场心理咨询专家诸葛颖华认为,对于新员工来说,大多是由于个性特征、年龄差异等因素无法融入集体,而导致自己被自己“晾在了一边”。因此,在新集体中要树立自信,不要怕说错话而排斥与人接触,只有多积极融入其中才能形成顺畅的沟通渠道。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