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白领健康

职场压力大不防试试去卖萌

来源:网络

职场压力大不防试试去卖萌

职场压力大不防试试去卖萌

1、“PM2.5指数”调研五座“大山”肆虐职场

我们中的许多人,竟然是如此讨厌工作。“每个月总有那么三十几天不想上班”、“周一就开始厌班了,不想上班”、“每次看着领导的脸,都让我有种不想上班的冲动,谈何工作”,在新年后的首个“7连班”工作周中,各种抱怨声此起彼伏,微博上爆出了许多白领的心声。

这绝不是简单的“节后综合征”。与之形成呼应的是,节后“跳槽热”提前来临,且来势更猛。数据显示,蛇年后的首个工作周,在线求职者投递简历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0%,在线职位数日均增长达110%,同比增长近两倍。业内专家认为,职场出现逃避上班、跳槽率走高等现象,与近年来日趋严重的“职场雾霾”有关。

各种“雾霾”让职场人身心疲惫,多数处于忐忑、消极状态,失眠、焦虑、急躁、胃口差、体质弱、排斥上班……然而,面对工作和生活的严重失衡,大多数职场人选择了“低头”,默默承受或负重前行。最终导致,平时工作繁忙时大家如上紧发条的陀螺,玩命地转,节日过后各种不爽涌上心头,开工日就成为了辞职日。

根据数据显示:薪酬、加班、背房、健康和职场安全感已成为职场人“最不满”的五大要素。高达62%的职场人认为薪酬不满意是导致职嘲雾霾”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加班压力,56%职场人认为加班时间长导致职嘲雾霾”出现;再次是背房压力,50%的人认为背房压力也是构成职嘲雾霾”主要来源。此外,健康问题,职场安全感问题也被公认为导致职嘲雾霾”的主因,比例分别为42%、36%。

2、“负能量”积累“怨士族”亟须减压

工作节奏越来越快,职场人常常感叹的一句话便是“人在职场,身不由己”,许多白领似乎只能靠抱怨来宣泄心中无奈。人们把这些在工作、家庭、人际关系中产生压力而整天抱怨的一类人称作“怨士族”。

有过一个职场抱怨状态特别调查报告,在参与调查的5000余人中,65.7%的职场人表示自己一天抱怨次数在1—5次。虽然每个人都知道“抱怨是不起任何作用的”,但还是忍不住边上班边碎碎念,成了职场中的“怨士族”。

也许是社会的压力导致人们怨气无所宣泄,人们活着越来越没有安全感。除了抱怨老板不能体谅员工,不是克扣工钱就是脾气暴躁;剩下的就是同事之间勾心斗角永无止境的战争。任由这些“负能量”积累,很容易引发连锁反应,甚至危及家庭的和睦。回家后对老婆孩子大呼小叫,乱发脾气的人比比皆是。

去年岁末,一部《人再囧途之泰囧》票房持续出人意料地走高,其背后推动的一大动力就是职场疲惫不堪的办公族。生活、感情、工作多重压力让职场男女陷入长期的焦虑和压抑中,就像电影中徐峥研发的油霸,为了眼前的利益,让自己的生命少了绿色和健康。“鸭梨山大”的职场人迫切需要像《泰囧》这样的电影用笑声让自己暂时摆脱心灵上的束缚,获得一种释放。

3、缓解压力让心态“萌”起来

有职场专家在网上做了一份有关白领压力以及职嘲卖萌”的调查,调查显示,半数人觉得“萌”是时尚的减压方式,表示“虽然已成年,但是渴望每年都过‘六一’儿童节,或者每年正在为自己过节”。52%的人认为“喜欢买一些萌物,只为了看着开心”,“如果感觉压力时,上网看看萌照片,感觉压力减轻不少”的占44%。“初入职场,曾经用‘卖萌’这招使人际关系得到缓解或在为难之处有人援助”的占34%。

不少心理专家表示,职场人现在流行“卖萌”,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年轻心态。专家表示,时刻保持童趣和好奇心的人,身心健康指数更高。

专家认为,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过快,人人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扮演了过多的社会角色,无处寻找宣泄的出口,让职场人不得不故作坚强。“卖萌”这一种积极的自我减压法,可以使上班族卸下工作、生活以及心理的重任,有意识地退回到“孩子”的位置,重温童真年代的种种乐趣,借着“萌”偶尔撒撒娇,也许会令你原本难以招架的人和事儿一下变得缓和了许多。适度的“卖萌”还可以作为一种新颖的职场打交道的方式,在“卖萌”的过程把自己可爱的一面展示给朋友或者同事,营造融洽的办公氛围。

需要注意的是,职场中“卖萌”也是需要看时机和场合的,职场新人“卖萌”收到良好效果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如果因为尝到了甜头,就得寸进尺,以为人家让着你宠着你是应该的,那就犯了职场大忌。在别人忙碌、烦躁、心情不佳的时候,最好不要轻易“卖萌”,否则只会徒然惹人厌烦;不要对风格刻板的同事或上司“卖萌”,对于这类人群,只有工作能力、工作成绩才是他们唯一看重的。

进入职场,作为社会人,谁也不该再把谁看成孩子,人人都得学着有所担当。所以“卖萌”不应当是职场中的常态,只能作为出其不意、偶尔为之的招数。只有掌握了分寸,下次“卖萌”的时候,才会同样奏效。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