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白领健康

职场忍士更易伤"心" 需护心

来源:网络

每年九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被定为世界心脏病日,今年的主题为“工作场所与心脏健康”,实际上,这已是世界心脏病联盟连续两年将工作场所与心脏病联系起来,凸显“职场护心”的重要性。广东心血管治疗专家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职场高压“伤”了心,压力已日益成为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一大重要诱因。

无症状猝死 恋上“高压族”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白领由于高压工作而猝死的新闻常见于报端。压力已日益成为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形成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

“我们近年来收到的很多病人都与工作压力大、情绪紧张有关。” 广东省人民医院省心研所心内科钱卫民主任医师指出,职场人士生活节奏快,加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暴饮暴食、吸烟酗酒、极度缺乏运动,以及因工作压力导致的长期睡眠不足、情绪不佳等,易导致心脏问题。

相对男性而言,女性原本并非心血管疾病的偏好人群。因为绝经前的女性可受到雌激素的保护,心血管疾病猝死通常要比男性晚十年。然而,近年来发现,无心脏病家族史、年仅二三十岁的职业女性也屡屡到医院看“心脏病”,罪魁祸首正是精神压力。

有些职场人士因过度劳累导致心跳过快,或者因血管收缩闭合,出现冠状动脉血管突然痉挛,导致血运不畅,可能导致缺血、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一般来说,血管狭窄程度超过70%才会引发心绞痛,但年轻人血管狭窄程度不高,如果突然出现冠状动脉痉挛,往往没有心绞痛的“预警”,更易引发严重后果。

压力“伤心” 50岁是分水岭

年龄>50岁:高压力致心脏受损

钱卫民指出,以五十岁为界,压力对两大人群心脏健康的影响有所区别。

五十岁以上人群的患者往往因工作压力大,更易合并高血压。钱卫民说,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第一个影响是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度升高,刺激心率随之加快,外周血管收缩,可导致血压升高,损害血管和心脏。同时,心率加快,也会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机会。

第二个影响则是导致人体内的一种物质茶酚胺分泌增多。受其刺激,心肌细胞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可出现肥大、增生现象,最终导致心脏病。

此外,长期处于紧张兴奋状态还会诱发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提升,并对上述两种影响产生放大、增强的效果。

年龄<50岁:高压力令心理染疾

五十岁以下的年轻人群则表现为频频出现胸闷、心慌、胸痛、全身出汗、肌肉紧张等类似心脏病的反应,进一步检查还可发现血压升高、心跳频率偏快、室性早搏等,但怎么都查不出心脏有器质性病变。

32岁的鲁先生在越秀区某事业单位工作。近半年来,他经常出现心跳骤快、胸口发闷发痛、心慌、出汗等症状。一次,他在高速路上开车,心跳突然飙升,手脚不能动弹,连刹车也踩不动,全身直冒冷汗。如果车前有行人或者其他车辆,一定会闯出大祸。

类似险情发生了几次,最近一次发作时,鲁先生被同车的友人立即送往附近医院。医生发现他心跳高达每秒140次,并出现早搏现象。但令人奇怪的是,他的心脏无器质性病变,且症状与心跳每秒180次的病人一致。

鲁先生随即被转到心理科,被诊断为“惊恐症”。在追溯病因时,医生发现,鲁先生在单位有“拼命三郎”之称,经常加班,精力和体力长期被过度消耗,近期又因单位推行竞聘,精神压力太大,从而出现心理疾病。

“经常有年轻病人对我说,自己‘心脏有毛病’。其实是因为精神压力太大,合并了焦虑、抑郁、躁狂、惊恐等精神疾病。”钱卫民说,这类病人做心电图会被诊断为室性早搏,容易跟心律失常混淆,但只要医生详细询问其病史和职业,一般都能发现工作压力因素的痕迹。

专家分析:

职场“忍士”更易得心病

据钱卫民观察,容易因精神压力过大而诱发“心病”的多为行政人员、中年失业者、商人、在职场处于上升期的年轻白领、警察、媒体人士等。“有的人经常面临‘办公室政治’的钩心斗角,身心俱疲,缺乏安全感;有的人经常需要应对突发状况,情绪经常处于应激状态;还有的人积累的负面情绪太多,无法排解。”

首先是情绪应激。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情绪应激有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病变以及心血管事件。据我国对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的研究显示,心理压力水平与六个月内负性生活事件对急性心肌梗死人群的危险度分别为36.03%和14.83%,仅次于吸烟因素。

职场常遇人际纠纷,中国职场谋虑多提倡隐忍为上策。中国成功男性的标准往往是喜怒不形于色,但如果经常要压抑真实情绪,“体内儿茶酚胺分泌会随之增多,”钱卫民说,长此以往,容易出现心律失常。

瑞典近日公布的一项研究则进一步证实,对于认为工作中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男性而言,隐忍不发的人与发泄出坏情绪的人相比,前者心脏病发作甚至致死的几率要比后者高出最多四倍。研究人员认为,心中怨气如果不及时宣泄出来,会导致身体紧张,进而引发血压上升,最终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危害。

专家支招:

运动可解焦虑 睡眠改善心情

职场人士护心,可从生活方式干预着手。钱卫民指出,职场人士不良生活方式的“标准配置”为饮食缺少蔬菜水果、肉类和油脂量过高、食盐摄入量过多、大量饮酒,缺乏运动、吸烟和精神紧张。因此,要想护心,首先要管住嘴,给自己制定一份健康食谱,包括低盐、增加蔬菜水果、海鱼和谷类纤维素摄入,饱和脂肪的摄入量应低于总热量的7%,每天胆固醇摄入小于200毫克。

其次是坚持规律作息。保证每天的睡眠时间,睡眠充足,不仅让精力充沛,更让人心情好。随着年龄的增加,减少熬夜次数乃至杜绝熬夜,有研究显示,熬夜可增加心肌缺血的可能性。运动可缓解焦虑,每天应进行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步走等。

再次是应控制体重。国外一项对90万例对象随访八年的研究显示,体重指数在22.5~25之间死亡率最低,而大于25后,指数每增加5,则总死亡率增加30%。

学会管理情绪 不要总在“冲刺”

职场护心不能忽视心理调节。钱卫民指出,基层、青年员工应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使心态平稳。要注意疏导负面情绪,控制急躁、焦虑情绪,缓解人际关系矛盾。在职场上要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适当分配个人的精力,张弛有道,而非“毕其功于一役”,时时处于冲刺状态。完成一项紧急任务之后,要给身心留一点放松的空间。

中高层管理者的护心秘诀是要适当减压,别让工作完全替代了生活,要学会善待下属,以免工作压力和不良情绪在办公室内出现连环“传染”。不妨每周安排一个时间段,或多或少,但保证自己在这一时间内完全将工作抛开。对于“高压”人群而言,当个人解决不了负面情绪时,应及时向心理医生求助。

小贴士

高危人群每年一次“心脏体检”

“高压”白领应定期进行“心脏体检”。例如男性45岁后、女性50岁后应至少每年体检时做一次心电图检查。

而有高危风险的人群,例如父母兄弟等曾得过心脏病或自身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史的市民, 包括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和活动平板检查,如经济条件许可,还可考虑64排螺旋CT等。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