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白领健康

白领们需警惕身体超负荷运转

来源:网络

嘈杂的闹市、喧嚣的车声、膨胀的欲望……你有没有觉察,生活在这样全速奔跑的城市,从呼吸到内脏的每一个器官,也在紧绷的状态下,高速、超负荷地运转?而身体,则在静不下来的环境和心境中,悄悄走着下坡路。

眼、耳、心都静不下来

近来,一组名为《逃跑》的漫画在网络上特别流行。主人公因为无法忍受光线、噪音等喧嚣的环境,用黑色玻璃罩把头罩起来,像一个移动的盒子整日无奈地生活。现代人的眼睛、耳朵、大脑无时无刻不在被过度使用,就像疲惫的陀螺,被迫接受着“噪”的环境,不停旋转。

眼“噪”。闪烁的霓虹、林立的楼宇,熙熙攘攘的人群,无一不让你觉得眼花缭乱。再加上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更是让人目不暇接,似乎眼前四处都蛰伏着躁动不安的气息。有超过九成的人会觉得眼睛累,40%的人每天连续用眼时间超过6小时。与之相对应的是,绿地少了,旷野少了,放眼望去,视线被各种新式建筑所阻挡,再也找不回满眼的绿色,和一份眼底的宁静。

耳“噪”。噪音有多恼人?《生命时报》联合新浪网“健康频道”做的一项调查显示,九成人认为噪音比以前严重。42.8%的人表示,在家里经常听到马路上交通工具的噪音,还有36.4%的人,难于忍受邻居家的各种声响,此外,路人的吵闹声、嘈杂的音乐声,甚至尖锐的电话铃声都为人们增添了无尽的烦恼。

中国对城市噪声与居民健康的调查更是表明:地区的噪声每上升一分贝,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过半数人因此变得烦躁、精力不集中,36.4%的人出现失眠、梦中惊醒等问题,有些人甚至听到噪音就反射性地头疼、耳鸣。

心更“噪”。“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仅这一句,就能道出很多人浮躁心态的来源。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汤永隆认为,急速运转的社会,让人们对自己未来的掌控感越来越弱,患得患失之间,焦虑、抑郁、浮躁等心理问题随之而来。一项调查表明,焦虑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通病。34%的现代人会经常产生焦虑情绪,62.9%的人偶尔焦虑,只有0.8%的人表示从未焦虑过。

其实,心态上的焦躁从人们越来越压不住火、走路速度越来越快的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有数据统计,60%的开车者都会为了等红灯、加塞等事情产生愤怒情绪。英国一项研究则显示,世界各地城市人口走路的速度比10年前平均加快了10%。步速在32个国家中位居第4的广州,人们的行走速度更是快了20%。就连人们的呼吸频率,也由原来的6.4秒,提速到了3.3秒。

安静,不花钱的药方

现代人积极追求自己的梦想,努力让自己生活更好的想法,本没有错,但问题是,多数人只记得走,却忘了停。于是,有人因劳累,壮年猝死;有人因不堪压力,寻了短见;有人因无法适应竞争,终日抑郁;更多的人则是带着疲惫和一身的劳累病,继续奔跑。

中国中医科学院杨力教授认为,治疗这一系列因急因躁生出的疾病,最好的药方之一就是学着“静下来”。

“以静养生”其实由来已久,《黄帝内经》中曾明确提出:一个人只要能怀着“恬淡虚无”的心态,就能维护好自己的健康,不容易受到疾病的侵害。此外,中医认为,动养生和静养生是东方养生的两大法宝,各有利弊。动则生阳,可以增强精力,提高工作效率;静则生阴,可以降低人体阳气和精气的消耗,有利于减少快节奏给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所以善于在动中求静,闹中取静的人,也会更长寿。

国内外的一些研究也证实,安静本身就是缓解焦虑、抑郁,辅助降低血压的良药。荷兰阿姆斯特丹VU大学医学中心曾对超过30万名成人和儿童进行分析,居住地方圆1公里内绿地越多,出现心脏病、慢性腰背疼痛、哮喘和偏头痛的几率就会降低,而效果最明显的就是抑郁和焦虑。另外一项小型调查则显示,当人们处在喧闹中时,血压平均上升4毫米汞柱;而每天安静地沉思冥想20分钟,12个月后,他们的血压平均下降了11个毫米汞柱。

静养生,练出来

静下来是一种功力,也需要练。杨力表示,静心为主,静目、静耳为辅,就是“静养功”的核心内容。

静心。或坐、或站、或躺,让自己从精神到身体,全都放松下来。微微闭眼,舌抵上颚,缓慢呼吸。体会一口气从鼻子进入身体,然后沿身体中线,逐渐下沉,到肚脐附近,再缓慢吐出这口气。这样一个循环,就是气沉丹田。如此反复,练习5—10分钟,就能达到宁心静神的效果。如果精神实在难以集中,可以在慢呼吸时,想些美好的事,有助于达到忘我的境界。

静目。静目不是不看,而是有选择地看,一 幅优美的画,就可以帮你达到清净的目的。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建议,白天劳累了一天,回家后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让自己放松下来,静静地看看书。也可以买一个鱼缸养几条热带鱼,观赏鱼在水中的游弋和嬉戏,同样有静目的效果。

静耳。静耳不是不听,而是选择一些优美舒缓的音乐来听。比如,一个人夜深人静时,可以把《小夜曲》调低声音,听着它,白天的各种情绪会慢慢纾解,感到宁静。甚至你会在音乐中流泪,这也是身体放松的表现之一。

此外,钓鱼也是一种静养的功夫。垂钓时需要心情平静和环境宁静,对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疾病都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正是“湖边垂钓胜药补,养心养性病邪除”。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脏内科副主任医师曹启富提醒,久坐伤骨。所以不论怎样“静养”,都不能长时间使身体维持一个状态。不妨在练习“静养功”时,做些动作舒缓的运动,如瑜珈、太极,看似没动的站桩功,都是外静内动,算是静养生的更高境界。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