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白领健康

远离职场自闭收获健康

来源:网络

身处职场的各位白领们,你是个独来独往,不与人交流的人吗?你知道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吗?下文教你一些方法,快去看看!

远离职场自闭 收获健康

平时独来独往,工作场合沉默不语,和别人的交流很少,必要的交流也宁可选择网络工具进行……你身上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征呢?有人将这种表现称为“职场自闭症”,虽然和真正的自闭症有着本质区别,但却有很多惊人的相似点。有调查显示,职场中60%以上的人,因环境、压力等原因,而产生“职场自闭症”,这个比例有点吓人。

6成人觉得自己不合群

读书的时候,爸妈经常会问:你合不合群啊?朋友多吗?老师也会偶尔评价:这孩子不怎么合群,不爱说话。那个时候,很多人会觉得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可如果等工作了这个问题还依然存在,麻烦就来了。

“我们办公室有个‘沉默女’,平时基本上不怎么说话,中午吃饭也是一个人,领导也很少给她安排需要合作的工作,办公室有她没她差不多。”丽是办公室里出了名的“小喇叭”,在外向得甚至有点聒噪的她看来,这样的“沉默女”简直就像是外星生物,不可理解。

有一次因为工作关系,丽和她两个人独处,丽觉得保持沉默太尴尬,就主动找话题聊,“没想到聊着聊着就聊开了。我发现她其实挺有想法,挺会说话的,人也很好相处,完全不是我以前想的那样。我问她为什么平时那么沉默,她只是说,自己性格内向。”正聊得开心,忽然另外几位同事出现了,“沉默女”又立刻恢复了沉默,就好像嘴巴上有一条拉链忽然被拉上了一样。

调查中,62.5%的人觉得自己不合群,或不够合群。有超过6成人表示,当自己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或和别人持有不同意见时,绝对不会直接表达出来,宁可保持沉默。

工作会面也会“见光死”

“时间过得真快,又要年底了。每年这个时候都很忙,而且心理压力很大。因为很多工作要收尾,很多事情还要最后拼搏一下,与人打交道变得频繁,我有点怕。”在职场打拼了5年小萧一直都没能克服心里的这个“怕”。小萧说,自己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很多工作上的沟通,她都喜欢用QQ、MSN、电子邮件等工具来完成。“其实,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是为了传输一个文件,接着就发现,网上聊比面对面说更轻松。”

小萧有位朋友平时与她在QQ上聊得比较多,虽然曾经也见过面,但彼此的记忆都已经比较淡了。“平时QQ上聊天,我们好像老朋友一样,时不时发个搞笑的表情,聊得很开心。可见面的情况却完全不一样。”小萧说。见面的那一刻,小萧就觉得脸有些发烫,除了工作上的事以外,两个人找不到可以继续聊的话题,却又不想就这样结束。“平时聊得那么好的朋友,见面就只能这样吗?”小萧有点不甘心,可事实是,他们除了天气这个话题,再也想不出别的了。“就好像见网友一样,‘见光死’的感觉啊!”

工作中,你喜欢用哪种方式交流?43.75%的人选择了电话,28.13%的人选择了网络工具,剩下的选择了面对面。虽然选择3种方式的人所占的比例差距不大,但也足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人不喜欢当面与人交流。

3成人觉得自己有“自闭”可能

虽然觉得自己不合群的人挺多,不喜欢当面聊天的人也不少,但觉得自己有职场“自闭症”的人只占31.25%。或许是“自闭症”这三个字给人的感觉太沉重,总觉得是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事实上,我们想表述的只是职场中不积极与人交流,宁可保持沉默的一种消极状态。

说到职场“自闭症”的原因,37.5%的人认为是工作压力大,34.38%的人则觉得是性格原因,21.88%的人选择了工作竞争激烈,还有6.25%的人则直接说“没找对工作”。事实上,原因是多方面的。性格固然重要,但在不断变化的职场中及时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同样重要。

笔者认为,调查问卷中,62.5%的人都不愿意直接主动地表达自己所持的反对意见,很说明问题。许多人,尤其是职场新人,正是怕说错话,怕得罪人,而保持沉默,结果反而被晾在一边。曾经,锋芒毕露是一个人不合群的重要原因,而现在,沉默则很有可能让你沦为职场中的被遗忘者。事实上,并不是要求你有多锋芒,有多犀利,只要多参与工作中的事务,多与别人交流,无论是对是错,都是将自己融入整个职场的好方法。

总结:综上所述,上班族们千万不要有自闭心理,这样对你的健康很不好,也不利于你的发展哦!(文章原载于《中华养生保健》,刊期:2012.07,作者:邹雨,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