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白领健康

焦虑症怎么治疗 如何调整上班族节后出现的焦虑

来源:网络

我们会莫名其妙的烦躁,情绪突然就变得很差,出现焦虑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尤其是一些上班族,休息过后来上班或多或少都会有出现情绪不稳等症状,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焦虑症,那么焦虑症怎么治疗呢,怎样调整上班族节后的焦虑症呢?接下来就由小编给大家介绍下吧。

上班族节后焦虑症

双休结束,对于相当一部分上班族来说,很难马上投入到工作状态。周一早上起来没精神,工作不能集中注意力,就连吃东西也没胃口。对此,北京亚太脑科医学研究中心特级专家王玉堂表示:这就是上班族患上了节后焦虑症。

节后焦虑症指的是节假日过后,所产生的一系列身体及心理反应,通常发生在长假之后,比如双休、十一黄金周等。王玉堂指出,要控制节后焦虑症首先要科学的调整自己的状态。

环境转换导致焦虑情绪

王教授说,节后焦虑症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压力感、生活状态、身处环境的不同而造成了心理、情绪的变化。人在假期时身心放松,由各种活动组成,生活丰富多彩。当回到办公室“朝九晚五”的固定模式,面对单调的办公环境,在身心上一时很难调整过来,从而产生焦虑情绪。

曾经有位同事说:“周五的晚上,他和他的朋友去KTV唱歌连续唱5个小时,凌晨回到家就是洗洗睡觉了,压过不要考虑第二天早上上班起不来,迟到。可是如果第二天上班的话,人就会感到浑浑噩噩的,变得非常的没有精神”。在一家电脑公司上班的张先生和小李的情况相似,他平时工作很忙,双休期间打算好好休息一下,可是每天都在喝酒、吃饭、打牌、看电视中度过,“不上班的时候反而觉得比上班还累,头昏脑胀,浑身疼,胃也不舒服。”他对记者说,明天就是周一了,可一点儿也找不到上班的状态,这种症状不知如何是好。

专家支招,缓解假期焦虑症

“在当今社会节后焦虑症其实并不稀奇,似乎也成为了节后的一种常态,关键还是要好好调整。”王教授说,节后焦虑症通常一周左右能够自行调整过来。他还和大家分享了应对节后焦虑症的方法:

首先,对工作状态进行预案处理,梳理需要面对的工作内容。用“预案”方式建立心理上的工作状态。假期之后,要将之前还没有处理完的事情,用最简捷的方式尽快了结,可写一张便签式的备忘录,将未尽事宜和上班后头几天要办的事情罗列其上,这样可做到一目了然,心里也能踏实些。

其次,上班族要主动接受负面情绪,可用微博、微信等方式与大家分享节后的焦虑状态,平和面对节后生活。还应抓紧时间自我调节,规律睡眠、饮食,从生活内容到作息时间都做出相应的调整,静心思考上班后应该做的事情,使自己的心理调整到工作状态上。周一下班后还可轻轻按摩头部、散步闲逛或做其他小事分分心、听听音乐等。

长时间照镜子真会焦虑吗

很多人都喜欢照镜子尤其是一些女性同时,有的人就是爱美,可是有些人就是纯粹的无聊,还有的人想看看自己还有哪些地方不好看,希望能够改变自己。

英国研究人员说,无论理由如何,长时间照镜子都会给人带来压力。

两次测试

英国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心理学家说,一些人患有身体畸形恐惧症(BDD)。这类患者强烈认为身体某部分不好看并夸大这些“缺陷”。但在别人看来,他们可能没有什么地方跟别人不一样。

这种疾病的患病原因不明,不过大多数患者有抑郁症史。不少身体畸形恐惧症患者会画很重的妆或穿很多衣服,以掩盖“缺陷”。同时,他们还会不停照镜子,以防“缺陷”被人发现。

为研究照镜子对这些人的影响,精神病学研究所研究人员招募25名身体畸形恐惧症患者和25名健康人士,男女各一半,让他们接受两次测试。

第一次测试时,研究人员让他们照镜子25秒,第二次照至少10分钟。两次测试前后,志愿者都要填写问卷,让研究人员评估他们对外貌的满意程度。

有所区别

研究人员先前猜测,照镜子会让身体畸形恐惧症患者感觉焦虑,即使只照25秒也是如此。测试结果证实这一想法。

不过,研究人员没想到的是,健康志愿者照镜子超过10分钟后,也开始出现焦虑和压力症状。

研究人员说,每个人都喜欢时不时照一下镜子,不过,大多数心理健康的人不会照那么长时间照镜子,“分析”自己的容貌。

英国《每日邮报》8日引述研究人员的话报道:“没有身体畸形恐惧症的人短时间照镜子不会感受到压力,但长时间照则不行。”

研究报告由最新一期《行为研究与治疗》杂志发表。

关注不同

利兹大学医学院的安德鲁·希尔说,类似研究显示,不经常照镜子的心理健康人士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喜欢的身体部位上,但那些有心理问题的人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不喜欢的部位。

但是,如果照镜子时间太长,健康人士就会把关注点转移到不满的部位。希尔说:“长时间照镜子可能不是一件好事。”

先前有关照镜子的一项调查表明,英国女性平均每天照镜子38次,男性18次。女性对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更挑剔,80%有所不满。

焦虑症的症状

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主要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种。

惊恐障碍是一种以反复的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神经症。这种发作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情境,具有不可预测性。惊恐发作作为继发症状,可见于多种不同的精神障碍,如恐惧性神经症、抑郁症等,并应与某些躯体疾病鉴别,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内分泌失调等。

广泛性焦虑是指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并有显着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焦虑症的自我治疗

焦虑症是目前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疾病,主要由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内心的不良因素而引发,一般焦虑症患者常常伴有失眠多梦、头晕腹泻、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忧心烦躁等等现象,为了治疗焦虑症医学界采取了很多办法,在众多方法之中,焦虑症的自我治疗方法卓有成效,下面详细介绍一些焦虑症的自我治疗方法:

1、增加自信

自信是治愈神经焦虑症的必要前提。一些对自己没有自信心的人,对自己完成和应付事物的能力是怀疑的,夸大自己失败的可能性,从而忧虑、紧张和恐惧。

因此,作为一个神经焦虑症的患者,你必须首先自信,减少自卑感。应该相信自己每增加一次自信,焦虑程度就会降低一点,恢复自信,也就是最终驱逐焦虑。

2、自我松弛

也就是从紧张情绪中解脱出来。比如:你在精神稍好的情况下,去想象种种可能的危险情景,让最弱的情景首先出现。并重复出现,你慢慢便会想到任何危险情景或整个过程都不再体验到焦虑。此时便算终止。

3、自我反省

有些神经焦虑症是由于患者对某些情绪体验或欲望进行压抑,压抑到无意中去了,但它并没有消失,仍潜伏于无意识中,因此便产生了病症。发病时你只知道痛苦焦虑,而不知其因。因此在此种情况下,你必须进行自我反省,把潜意识中引起痛苦的事情诉说出来。必要时可以发泄,发泄后症状一般可消失。

4、自我刺激

神经焦虑症患者发病后,脑中总是胡思乱想,坐立不安,百思不得其解,痛苦异常。此时,患者可采用自我刺激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如在胡思乱想时,找一本有趣的能吸引人的书读,或从事紧张的体力劳动,忘却痛苦的事情。这样就可以防止胡思乱想再产生其他病症,同时也可增强你的适应能力。

5、自我催眠

神经焦虑症患者大多数有睡眠障碍,很难入睡或突然从梦中惊醒,此时你可以进行自我暗示催眠。如:可以数数,或用手举书本读等促使自己入睡。

结语:焦虑症是常有的时候,基本上我们每个人多少都有点这个症状。焦虑症主要和我们自己的心理有关,这时候我们要做好及时的调整自己的状态,平时,多参加一些活动,多锻炼身体,尽可能的放松自己。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要足够的自信。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