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宝典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恋爱宝典

你听懂对方的暗示了吗?

来源:网络
作者:阮琦

  例子1

  男孩在周三约女孩周五见面:“下班后一起吃饭?”女孩回:“我下班要晚上7~8点,会不会太晚?”

  请问,女孩是希望你来找她,还是希望你换个时间更从容地约会?

  例子2

  初期约会的男女一起吃过午饭,男孩问:“接下来有安排吗?”女孩回:“我打算去商场转一下,你有事情要办吗?”

  请问,女孩的意思是希望你继续陪她,还是希望你结束今天的约会?

  不少男士都会往乐观的方向理解,就是女孩愿意见面以及愿意继续约会,但在实践中我们遇到的大多数情况却是这样的:

  例子1

  当男孩说:“没关系,我去你下班地地方等你。”女孩会说:“要不还是改天吧,加班有点儿累,状态不好。”

  例子2

  当男孩说:“我没别的事情,要不一起逛?”女孩会说:“下次吧,我今天要逛的地方男士跟着不太方便。”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悲催的结果呢?也许女孩的提问中已经暗藏了答案。

  例子1,女孩的问句——会不会太晚?

  例子2,女孩的问句——你有事情要办吗?

  这两个问题的肯定回答都是——“是的,太晚”以及“是的,有事情要办”。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女孩心中已经做好了拒绝的准备,但为了不让男孩尴尬,通过提问给他留了个台阶。把自己的意愿藏在肯定回答里的好处是,能够让接下来双方的选择显得一致。当然如果男孩情商不够,不能善解人意的话,那下一回合也就只能明确拒绝了。

  还是例子1和2,面对男孩的邀约,如果女孩愿意周五见面或者午饭后继续约会的话,她们会怎么表达呢?通常她们会这样说。

  例子1,女:“我下班要晚上7~8点,对你不晚吧?”

  例子2,女:“我想再去转一转,你一会儿没别的事吗?”

  这里的“不晚吧?”和“没别的事吗?”,肯定回答依然是——“是的,不晚”以及“是的,没别的事”。

  为什么肯定回答比较容易符合提问者的意图呢?这要从“暗示性语言”说起。

  人在交流的过程中,都会有意无意地会使用暗示性语言。比如你希望一个人陪你吃饭,你会说“你今晚有时间陪我吃饭吧?”,而不会说“你今晚没有时间陪我吃饭吧?”……作为提问者,你的下意识总是希望得到肯定答复,所以你会把愿望带入问题中,这样当对方作出肯定回答的时候正好顺自己的意。

  你想约朋友周末聚会,你会说:“你这周末不忙吧?要不我们聚聚?”……即便是退一步,你也会问:“你这周末忙不忙?”……但有趣的是,少部分人会这样问:“你这周末很忙吧?能有空聚聚吗?”——把担心嵌入提问除了表达愿望之外往往还体现了说话者的某种性格,他们的想维护替别人着想的个人形象跟自我意愿表达经常处于矛盾之中。

  在例子1和例子2中,有些过分注重淑女形象,但内心又愿意见面和继续约会的女孩也会这样说话。

  例子1,女:“我下班要晚上7~8点,会不会太晚?”

  例子2,女:“我打算去商场转一下,你有事情要办吗?”

  该如何准确判断这类女孩子的意图呢?只有更细致地察言观色以及熟悉对方平时的言谈习惯。

  为什么人在交流时要使用暗示性语言呢?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个简单的例子。

  初期约会的男女一起逛街,路过一家冰淇淋店,女孩问男孩:“你想吃冰淇淋吗?”,这时如果男孩回答:“不,我从来不吃冰淇淋。”那么此人基本就是重度直男了。其实女孩的意思是自己想吃冰淇淋,她希望男孩回答:“好啊,我正好走累了,要不咱们一起进冰淇淋店坐会儿吧。”

  很多女人都喜欢委婉的说话方式,这是因为她们更注重相处的融洽气氛,她们觉得如果直接表达“我想吃冰淇淋”,而你却“不想吃冰淇淋”,那么这种不一致会造成眼前的尴尬。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她们会用变相的提问来进行建议,顺便还能让男人有点儿做主人的幻觉。当然代价就是万一遇到低情商的男人,这口冰淇淋可能就要忍到约会结束之后才能吃上了。

  话说如果遇到女汉子,那就是另外一种情景了。还拿吃冰淇淋为例,女汉子在遇到直男说“不,我从来不吃冰淇淋”时,她们会快速反应:“好,那你等我一下,我去买一个”,或者干脆一开始就直接问:“我想吃冰淇淋,你要一起吗?”

  跟女汉子在一起的好处是,男人不需要时时猜测她们的心思,但代价是男人要自己面对一些尴尬。

  对于多数女人而言,作为择偶行为中的被动一方,她们总是尽量避免对追求者直接说“不”,这倒也符合女性的生存利益,因为多留住一些粉丝总没坏处。所以如果不是面对特别讨厌的男人,很多拒绝邀约的对话都是这样的。

  男:“下班后一起吃饭?”

  女:“要加班啊、在出差呀、有安排了、不舒服哦……”

  总之,她们就是不直接说“不”。

  暗示性的语言又可以分为深度和浅度两种。

  浅度的暗示性语言是说话者性格或愿望的流露。说话者有意或无意向对方传递某种信息,但不论怎样都只是在表达自己的意图,选择权还是放在对方手里。

  而深度的暗示性语言则完全是说话者的有计划的行为,目的是隐藏意图以及操控对话者。常见于传统销售及把妹技巧,比如“您觉得房价会上涨几成?”(暗示房价一定会涨,把听者思维引入“涨几成”的思考中,而避免引入“跌”的顾虑中)、“咱们晚上吃火锅还是日料?”(暗示你已经答应约会)。曾经有一款奶粉广告,就因其对消费者存在深度暗示,比如“最健康最好的奶粉”,被新西兰当局取消。这种利用“最...”无法证实、毫无标准的模糊语言对消费者进行深度暗示,有误导、操控消费者的倾向。

  作为对话的另一方,识别浅度暗示性语言,可以让我们跟别人交流更加顺畅;识别深度暗示性语言,可以让我们摆脱别有用心的控制。生活很多方面均如此。

  PS:

  对于例子1,我在微博上做测试的时候附加了一个条件——“女孩对男孩有好感”,结果几乎所有人都因此认为女孩所说的“我下班要晚上7~8点,会不会太晚?”,是表示愿意当天约会的意思。

  但我依然认为“愿意当天约会”是个低概率事件,因为女人对男人有好感不等于就一定要马上见,有好感可能导致女孩更要让自己以最佳状态去赴约,以及更小心翼翼地拒绝男孩的当下要求。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