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宝宝小毛病坏习惯一箩筐 有些是孩子聪明的表现

来源:网络

大家都知道,1岁以内的宝宝还不会听爸爸妈妈劝,小毛病坏习惯一箩筐,可让家长头疼得不行。其实宝宝的这四个坏毛病对其的智力、行为、生理发育都是有好处的......下面跟随若悠网了解一下吧!

误区一:阻止孩子爬来爬去

当宝宝七八个月的时候,他已经开始会滚会爬了。沙发上、床上、地板上,到处都是宝宝的身影。

爸爸妈妈觉得这样又脏又危险。一方面玩具、家具被搞的乱七八糟,一方面桌子的边边角角很锋利,一不小心孩子就会受伤。

其实......

爬行是宝宝在站立前主动熟悉世界的第一步,在爬行的过程中,宝宝对外界的好奇心被逐步满足,宝宝还能在爬行过程中加强肢体的力量和协调性,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爸爸妈妈应该鼓励宝宝爬行。如果害怕危险,爸爸妈妈可以给家具的边边角角套上一层柔软的毛巾或者绒布,让宝宝在爸爸妈妈的视野范围内爬行。

误区二:认为孩子“认生”不好

宝宝大约 4 个月开始,就可能有认生的现象,见到陌生人会害怕,甚至哭泣,让爸爸妈妈很是尴尬。

其实......

宝宝开始知道哪些是熟人,哪些是陌生人,这说明宝宝的大脑发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每个宝宝都会经历认生期,这是宝宝成长的自然阶段,但也是宝宝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过程。

这个阶段,父母千万别逼着宝宝和陌生人打招唿,否则宝宝反而可能留下“与人交往不悦”的印象。

误区三:阻止孩子啃手手

小宝宝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啃手手啦,吃完饭啃,睡觉前啃,玩耍的时候也要啃;爸爸妈妈见一次阻止一次,但是丝毫没有卵用。

其实......

宝宝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就是“口欲期”,这时候的婴幼儿,生活和兴趣的中心都是“口”。吃奶是用口,愤怒时用口咬,抓到什么东西都往口里塞......宝宝通过“口”探索自己的身体和外面的世界。

爸爸妈妈应该为宝宝洗干净双手,并且通过拥抱、陪伴和安抚宝宝,将宝宝的注意力转移到绘画或者玩具上,而不是通过严厉制止的方式让宝宝停止吃手,这样不利于宝宝的心理发展。

误区四:阻止宝宝扔东西、撕纸

好多宝宝喜欢反反复复地撕纸或者扔东西,好好的纸巾和玩具会被宝宝弄坏,爸爸妈妈当然气不打一处来。

其实......

宝宝不断地撕纸、扔东西,能够锻炼手指的精细动作,手部的力量以及手眼协调能力,家长可以给宝宝提供一些废旧的纸和柔软的玩具供宝宝撕扯和扔玩。

爸爸妈妈看了这些,是不是特别后悔曾经严厉制止宝宝做这些事呢?没关系,其实教育宝宝更多的是需要父母的耐心陪伴和循循善诱。

爸爸妈妈认为的宝宝的坏习惯,很多是宝宝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甚至是宝宝聪明的表现。同样的,爸爸妈妈不要把宝宝的各种问题归咎于缺这缺那的。

孩子聪明的表现,来看看你家宝宝有几个?

1、语言天赋

孩子的语言启蒙从父母教她说“爸爸、妈妈”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随着宝宝一天天的慢慢长大,孩子会说的话也会越来越多,从单一的复述爸爸妈妈们的话到有了自己的思维,变得口齿伶俐,甚至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较一般孩子优秀,这都是孩子思维敏捷的表现,也间接反映出孩子的大脑十分聪明。

2、性格独立

随着宝宝们能够独立的探索和接触这个世界,他也就渐渐萌芽了自主地意识,学着自己吃饭,穿衣等等,不再依赖父母,独立自主去完成自己能力范围的一些事情;这时候孩子不仅能够独立完成,甚至是可以做出判断来解决问题。有些孩子出现这些表现时,家长怕孩子受伤,往往会阻止孩子,这样束缚了孩子的天性,就会让孩子变得懦弱,习惯依赖,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3、做事专注

这里的专注当然不是打游戏的专注啦,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对很多事物都会感兴趣,但大多数孩子往往是三分钟的热度,一会就烦了,难以专注地完成一件事。有些专注力强的孩子经常会在一件事情上花费较多的精力,而且能够持之以恒;良好的专注力有利于孩子以后的学习习惯,在面对困难时,不放弃。

4、做事条理

孩子们小的时候,破坏力极强,这让不少爸爸妈妈都倍感头疼,但当孩子慢慢长大,耳濡目染,会学着爸爸妈妈们的样子来做一些事情,学着收拾自己的衣服,把玩具归置到收纳箱.....

孩子学会整理归纳,也就学会了规划时间和安排。

5、爱搞恶作剧

这大概是父母最不能理解的一类孩子了,大部分的爸爸妈妈会给这样的孩子贴上“熊孩子”的标签,认为他们淘气,调皮,不让家长省心。但其实不然,这样的孩子敢于尝试,挣脱束缚去挑战,同时也更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既动脑又动手,这样的活动对于孩子来说是很有益处的。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