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别让你的错误行为增长孩子的虚荣心

来源:网络

对于孩子来说,暑假意味着旅行、购物、夏令营、兴趣班,走出课堂,孩子们私下的交流互动变多,也使得暑期成为虚荣攀比心理的集中爆发期。玩具越买越贵,衣服越买越高档,旅行开支越来越高……孩子的攀比心理,让家长们有点担忧。也许家长能做的,是以身作则,用一种更强大健康的态度去增强孩子的内心力量。

别让你的错误行为增长孩子的虚荣心

现象一:“他们去美国夏令营,为什么我们只能东南亚?”

在孙女士的“暑期账单”上,记者看到,在辅导班开支中,2个培训班、兴趣班的花费1500元,在旅游开支中,计划前往泰国海边度假的花费为6000元,在服装及学习用品开支中,计划花费1500元。而在暑假开始前,儿子又提出了新要求,有同学参加了为期18天的美国夏令营团,他也想报名,费用约为3万元。这让双职工家庭的孙女士感叹“伤不起”,儿子的埋怨也让她伤心:“为什么我只能东南亚游?”

现象二:“小伙伴有什么,我就要有什么”

放暑假之后,在小区楼下玩耍的小朋友特别多,刘女士也会准时带女儿参与这样的社交活动。小朋友们会把新买的玩具、数码用品等新奇玩意儿拿出来分享。“今天谁买了一盒进口的积木,明天谁买了一个iPad,人家买什么她也要什么。”在对女儿进行多次反对攀比的教育之后,孩子的态度依然不配合,也显示出沮丧,有一次,孩子甚至问道:“妈妈我们家是不是没有钱?”

支招:孩子对事物好坏的评价标准来自于你

教育学硕士、盐妈网特约教育顾问云木说,其实孩子对于事物好坏的评价标准来自于家长,往往家长在聊天中透露出对某些事物的好坏评价(比如车很贵,国外游很高端),孩子容易从中吸收父母的思想和价值观。作为父母,应该从小开始、从细节入手对孩子进行勤俭朴素教育,并以身作则,否则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关于“为什么别人有我没有”、“别的小朋友会不会看不起我”这类问题就会接踵而来。

遇到孩子这类提问,该如何回答?云木认为,家长应该从小教育孩子,每个人是不一样的,并尊重孩子的感觉,不强迫。久而久之,孩子也将学会尊重家长的感觉。比如,在他问及“为什么别人有我没有”时,可以告诉孩子:他有的你没有,你有的他也没有,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购买物品时,如果家长觉得价格贵,可以直接告诉孩子:不是我买不起,但是我觉得贵,不值得买。

别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攀比

资深育儿专家嘉嘉认为,有些家长喜欢用“别人家孩子”的长处来攻击孩子的短处,比如“她长得真好看,成绩真好,你看看你”,这在短期内容易让好强的孩子进行盲目攀比,长期频繁使用,则会大大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或导致逆反心理。其实每个孩子的性格和特点都不同,家长应多发现孩子的长处并予以鼓励,批评孩子时也要注意,把犯错误当做学习的机会而不是指责,从而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家长黄女士告诉记者,当孩子提出要求时,首先应考虑要求是否合理,客观情况是否允许,如果合情合理,不妨满足一下孩子的要求,这有助于亲子沟通。如果现实不可能,也要跟孩子充分沟通说明情况,而不是直接拒绝。建议制定一个暑假消费计划,与孩子共同约定执行。计划外的消费可要求孩子用帮家里干家务活、勤工俭学的社会实践来获取,让孩子体验赚钱的艰辛,并培养理财能力。消费后,可对孩子进行心理引导,告诉孩子,买下这个东西是有用处,而不是为了跟别人比较。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