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摒弃7种最不合时宜的教育方式

来源:网络


摒弃7种最不合时宜的教育方式,让孩子自由发展

摒弃7种最不合时宜的教育方式:

1、挑拨式。

“爷爷奶奶不疼你,以后少去他们家,只有妈妈最疼你!”“你爸老出差,都不陪你玩。”

有些父母喜欢把婆媳矛盾、夫妻矛盾的战火引到孩子身上,讲对方家庭成员的坏话。这样会扭曲孩子的价值观。孩子对父母双方都有一种本能的爱和尊敬,这也是他们接受父母教诲的基础。如果常在孩子面前指责对方,就会破坏对方在孩子心里的形象,甚至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攻击对方的家庭,更会使孩子的心理健康断层,缺乏温暖和安全感,渐渐变得顽劣反抗,甚至怀有敌意。父母要用平和的态度教育孩子,在孩子面前要尽力维护对方。

2、依靠式。

“儿子,你就是妈妈的依靠,妈妈的后半生全指望你了。”

在情感上过分依赖孩子,以母亲依恋儿子居多。健康的依恋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石。但如果母亲过分依恋儿子,丈夫反倒成了外人,会使孩子“取代”父亲的角色,对未来的婚恋、交友产生影响。找对自己的角色,家庭关系才能正常。不要因为夫妻关系不好,就过分依恋子女,而是要与对方充分沟通,共同营造健康的家庭关系。

3、哀怜式。

“爸爸没本事,赚钱少,不能给你买进口玩具。”

一些父母会在孩子面前表露自卑感,以减轻对孩子的愧疚。这样容易把自卑感“传染”给孩子,让他们觉得,“爸爸没本事,我又能怎样!”父母本该是替孩子遮风挡雨的大树,当孩子发现这颗大树“漏雨”时,还怎么能坚定自信呢?当孩子有了攀比心,便会向父母提出许多疑问。这时,父母首先要挺起脊梁,相信自己能给孩子最合适的生活。随后要用辨证的观点去贬恶扬善,指引孩子踏上坚实的成长之路。

4、抱怨式。

“要不是早上叫你起床你不听,我上班怎么会迟到!”“要不是当初生你,我怎么会落下这个病!”

父母的抱怨如同一剂毒药,会慢慢侵蚀孩子的身心,直接影响孩子看待问题的方式。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孩子也变得爱抱怨,遇事推脱责任。父母应先做好自己,还要学会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

5、溺爱式。

“要什么尽管说,爸爸什么都给你买。”“宝贝,妈妈全都听你的。

被过度宠溺的孩子不知道为人着想,自私自利。父母满足了他的无理要求,慢慢的孩子心里就会产生“我是老大”的思想,不懂得让步和宽容,更受不了委屈,性格骄横,行为乖张专横。溺爱有百害而无一利,这样的父母应尽快反省自己的行为。

6、冷漠式。

“妈妈累了,没时间帮你检查作业。”“我忙,你自己玩,别烦我!”

4岁的萌萌一放学就跑出教室,迫不及待地向妈妈展示自己亲手做的手工。妈妈瞟了一眼,随口说了句:“嗯,挺好的,赶紧走吧。”萌萌不开心地说:“妈妈都没好好看!”妈妈声音也高了起来:“看什么看!再不走又要堵路上了,妈妈还急着回家做饭呢!”有些父母为人冷漠,养育子女就像是完成任务。这样的态度会让孩子与父母疏远,甚至成为“没有温度的人”。因此,除了要让孩子吃饱穿暖以外,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7、过望式。

“你要把前三名作为永远的目标,将来考上清华、北大”。

有些父母给孩子设置了各种宏伟蓝图,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他们身上,不断给孩子施压。当孩子不断迎合家长的期许时,就容易失去自我。即使他们真的很“优秀”,但内心却可能千疮百孔。调查显示,大学中有心理障碍的孩子,23%在初高中被公认为“很优秀”。还有些孩子无法达到父母的期许,因而产生自卑和逆反心理。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轨迹,也有自己的专长,不妨让他们自由发展,父母把握好道德方向即可。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