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警惕孩子的蛋壳心理

来源:网络

警惕孩子的蛋壳心理

所谓“蛋壳心理”指的就是一触即破的脆弱心理,孩子不能承受心理打击,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懂如何接受和克服,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重视心理教育,让孩子的成长的同时增加心理抗压能力。

如今很多孩子只能听赞美之词,听不得半点反对意见;有的孩子外表高傲,内心脆弱,敏感多疑;只能接受成功,不能面对失败,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就会有极端的举动,甚至轻生……这就是所谓的“蛋壳心理”,脆弱是它的本质。这种心理,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极大的危害。

【形成原因】

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孩子心理成熟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是5~6岁和12~13岁这两个阶段,即小学入学前后和青春期。由于处在转折时期,自身成长的变化让孩子变得困扰和混乱,在心理上进行“自我统合”后,才会完成个体内部心理活动和外部环境的整合与适应。成功的“自我统合”会使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如果孩子的内部心理活动和外部环境表现为不平衡、不稳定,并且没能在外力帮助下,顺利地化解这些心理毒素,跨越心灵的危险地带,那么任何一根导火索都有可能把他推向深渊。根据导火索的不同,孩子性格类型的不同,事件爆发的时间、内容和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有的孩子会采取在别人或别的东西上施暴的方式进行泄恨,有的孩子会用自我伤害的方式以求解脱。

具有“蛋壳心理”的孩子往往难以正确认识自己,家长应该帮孩子的心灵寻找一个出口,不要让“蛋壳心理”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隐患。父母对孩子的爱的包裹和爱的缺失,都易造成孩子形成“蛋壳心理”。有些父母对孩子非常娇惯,帮孩子安排好一切事情,这样,孩子独立面对生活,遇到打击和挫折时,就会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力和应付能力。有些父母对孩子不闻不问,让孩子在心理发展的转折点独自面对生命中的打击和伤痛。没有成人的心理引导和关心,最终可能会酿成灾难。每个孩子的承受能力各不相同,但是只要超出孩子的心理极限,“蛋壳”就会怦然碎裂,造成意想不到的惨痛后果。

不当的家庭教育,是导致“蛋壳心理”产生的最根本原因。作为父母,谁也不愿意让孩子经历苦难,尤其是那些在艰苦岁月中长大的父母更是不想让孩子吃苦。因此,作父母的总是千方百计地为孩子设计美好的明天,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对孩子极尽赞美之词,却舍不得批评和管教……过分娇纵、百般溺爱是导致这种心理的最直接原因。

【专家建议】

建议父母们在孩子蜜一般甜的生活中加一点苦的滋味,在孩子事事顺心的成长道路上“制造”一点挫折,让孩子学会在逆境中保持自信,学会在挫折面前保持乐观、泰然处之;培养孩子的韧性和抗挫折的能力,以及受挫折后的恢复能力,还有不向挫折低头的精神。

另外,父母要学会对孩子说“不”。要让孩子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使他们学会接受拒绝,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孩子经受的任何一次挫折,都是对孩子承受能力的一次绝好的锻炼机会,父母应抓住这样的机会,给孩子自己战胜挫折的勇气,从而逐渐增强孩子的心理素质。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