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孩子有网瘾该怎么解决

来源:网络

孩子有网瘾该怎么解决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青少年上网成瘾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并且成为一个世界性教育问题。家有网瘾孩子,家长要做到“五不”,即不急、不打、不骂、不怕、不管。

“不急”就是要戒除急躁心理

家长要克服病急乱投医,把孩子往一些所谓的“戒网瘾机构”里面送,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想一下子解决问题,却忘了“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样一个简单道理。根本不考虑网瘾的“根”在哪里,只是一味的围追堵截,为了戒网瘾而戒网瘾。二是很多问题青少年的父母一被问及对子女的教育,则会立刻哭天嚎地:“我在这个孩子身上操了多少心啊!我什么招都用了,这孩子就是不改啊!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认为孩子的错,罄竹难书,自己不知受了多少罪,尽心竭力地倾情挽救,却完全是枉费心机,反而越来越糟。三是你越急躁,孩子越烦躁,不仅不解决问题,反而使情况变得更加严重,形成恶性循环,吵闹就不可避免,不利于孩子成长。四是家长往往因为孩子成绩原因而着急、担心甚至严加管教,所谓“恨铁不成钢”。钢是恨出来的吗?您着急,有用吗?五是对孩子不要指望,但不指望绝不等于绝望,我们家长所谓的指望,其实是父母的一种梦想。

“不打”就是严禁使用家庭暴力

一是不要打孩子,认为打孩子的目的是为他们好,是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这是错误的。二是受过去“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影响,每当孩子的表现与家长的想象不一样时,就通过打骂来解决问题,这种做法往往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创伤。这种爱给孩子带来的不是欢乐,而是痛苦。但对孩子绝对不能放任自流,他们的不良行经,我们不能听之任之,要加以遏止,做错事情要承认错误,必要时应该给予适度的惩罚。三是家庭冷暴力,对孩子不理不睬,一副绝望的态势,脸难看,门难进,这样管用吗?。

“不骂”就是不说侮辱人格的话

对待问题孩子家长经常使用的是“不争气、气死我了、没救了、笨蛋、没脑子”等侮辱性语言。因此要做到第一不给孩子乱贴标签,贴的久了孩子也会这样看待自己;第二不要只图自己高兴,不顾孩子感受,伤害他的自尊心;第三家长不要唠叨、罗嗦,只图自己宣泄,不管孩子心情,孩子对此强烈不满;第四骂孩子常见的后果是孩子仇视父母。

“不怕”就是不要忧心忡忡

一是必须让孩子自己学会怕,俗话说吃一堑才能长一智,孩子18岁以后就是一个独立的社会人,你已经不是他的监护人。并且你也不可能改变他的意图和性格。二是家长最喜欢顺从自己的心愿而违背孩子的意愿,以此来维护家长高高在上的威严。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不是别人铺到哪里就能走到哪里。没有别人铺路的时候,终归还是要自己闯的。三是把自己担心的事列成单子写下来,过一周后你会发现99%的担心的事情未发生。四是大人不会自爱,孩子如何会自爱。因此不和孩子做交易,讲条件,让他自己去感受。孩子是家庭的重心,但不是全部。

“不管”就是不要面面俱到管的太严

一是不管不等于听之任之,通过观察寻找解决孩子问题的最佳切入点和机会。分清大事小事、小事不要管的太严,大事决不让步,你退一步,他就进一步,还有其他事情等着你,不放纵,多从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让他们自己管自己。让孩子学会独立,该放手时就放手。二是家长只管孩子的衣、食、住、行、健康,对孩子的过分和无理要求一概不管,如装宽带、买手机等。三是家长管的太多,特别是学习!孩子不是管出来的。所有的孩子都在抱怨家长对他们的学习乱定计划、乱给目标、乱做主张,以为那是对孩子好,是爱。您在那费心思管,有用吗?不但没用,还会有反作用!现在的家长,明明知道没用,还偏要去做这些没用的事情,这不是浪费时间的问题,这简直就是消磨自己的生命!解决学习问题,家长需要理性的方法,而这个方法,恰恰就是“不管”这两个字!15岁开始,自我教育应该成为教育的主导方式,被动的种种教育方式,只会对自我教育产生干扰。要知道自己督促自己学习是效率最高的学习方法。四是孩子不是管大的,管好的,要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自己对自己负责。要培养孩子思辨能力,自控能力,自我平衡能力,在放手同时加以引导。五是家长要管住自己,管好自己的嘴巴、眼神,最重要的是管好钱包。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