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强迫孩子打招呼有什么害处

来源:网络


强迫孩子打招呼有什么害处

小小孩对陌生人的畏怯和害羞,是与生俱来保护自己的能力。你一定记得,你的婴儿在五个月大前,任谁抱都可以。但在六个月大前后,突然间,除了妈妈(主要照顾者)外,好像看谁都不顺眼,谁抱他,他就扭头大哭。我们通常都以“陌生人焦虑”,来形容这个现象。

虽然这个焦虑,会在一岁半后,逐渐淡化,但随着年纪渐长,在面对陌生人的那一刹那,他们会有一些直觉的警觉。他们会静静的看着陌生人,好像是在以自己的感觉,去感受、去观察“这个人安不安全?”、“他对我好不好?”。所以说,宝宝不会见人就打招呼,其实也一种自我保护。

对于宝宝来说,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预热的过程

当妈妈要求宝宝跟陌生叔叔打招呼的时候,宝宝首先想到的会是:“我从来都没见过这个人,陌生、不熟悉……”而并不能马上反应到“打招呼”这个具体的行为。尤其对于处于“认生”阶段的宝宝,或是“正在学说话”的宝宝,来自心理和语言部分的准备时间就更长。

因此,往往会出现,妈妈要求宝宝打招呼时,宝宝没有及时完成,等妈妈和对方结束短暂寒暄,对方都已经离开了,宝宝才忽然说“叔叔好”。这时候,妈妈一定不要批评宝宝,说例如“叔叔都走了,人家在时你不说,现在说有什么用”之类的话。要理解和肯定宝宝的努力,可以说:“宝宝说得真好,可惜叔叔走了没有听到,下次我们可以试着早点说,这样叔叔就能听到了。”

妈妈可以给予示范和提醒,但一定不要强迫宝宝打招呼

对于刚刚学习语言的小宝宝来说,父母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宝宝的一切行为都来自于模仿。妈妈每次跟别人打招呼的方式和语言,宝宝看在眼里都是一种积累。宝宝不是做妈妈说的,而是做妈妈做的,妈妈没有必要每次出门前都义正词严地提醒宝宝出门一定要问好,这样才是有礼貌。而是仅仅需要做到按照自己正常的方式和他人打招呼和寒暄。

也可以在见到陌生人时,提醒宝宝打招呼,比如“宝宝,给叔叔打个招呼吧”。但是,不要期待宝宝在你的提醒后就做出具体行为,只是单纯的提醒而已。

如果不选择提醒的方式,妈妈也可以假扮宝宝的身份,以宝宝的语气跟陌生人打招呼。比如“宝宝,我们跟叔叔打招呼啦,我们问叔叔好。”总之,父母可以给予示范和提醒,但一定不要强迫宝宝打招呼。

妈妈不要把“不打招呼”和“不礼貌”画上等号

成人会认为跟人打招呼是礼貌的表现,把“不打招呼”和“不礼貌”画上等号。事实上,宝宝不打招呼并不一定是刻意拒绝,也绝不是有意识地要“不礼貌”,而很可能是特定成长发育阶段的表现。因此,妈妈一定不要因为宝宝不打招呼就给他扣上“不懂礼貌”、“没有教养”、“不乖”的大帽子,也没有必要因为宝宝不打招呼而感到自己很丢脸。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