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如何培养懂礼貌的宝宝

来源:网络

懂礼貌是宝宝人际交往中重要的一课。懂礼貌的宝宝更容易受到喜爱,交到朋友。可是如何培养宝宝的礼貌习惯呢?如果你正在为此犯愁,可以尝试用以下早教专业人员提供的方法解决。

案例1:菲菲的性格有些腼腆,从来不会主动与人打招呼,每次都是妈妈三申五令才愿意开口叫人。每次出门遇到妈妈的朋友或同事,大人打招呼了,菲菲却像熟视无睹一样不理人让妈妈好生尴尬。

建议:首先,妈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让宝宝觉得“妈妈因为我而感觉到羞愧”。其次,妈妈要考虑为什么菲菲不愿叫人,他是否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他是否害怕会认错人?所以妈妈在鼓励宝宝叫人的时候,应该带上对方的称谓,告诉宝宝,你该怎么称呼你面前的这个人。如果宝宝鼓起勇气开口打招呼的话,妈妈要对宝宝的礼貌行为进行表扬,让宝宝确认这个好的行为,并保持下去。

案例2:小水有点人来疯,每次妈妈带他出去,即使是公共场所,小水也会吵闹不休。有时候在地铁上小水会闹着要下车买饮料,有时候去超市,他会挣脱妈妈的掌控独自奔跑吵闹。小水的妈妈觉得小水这样的行为很没有家教,可是无论怎么说都没有用。

建议:很多规则到了家以外的地方就会被打破,所以家长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对待屡教不改的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知道后果。比如当他在超市乱奔乱跑的时候,冷静的带他回家,哪怕购物车里有很多急需要买的东西。要让孩子知道,除非在公共场所表现得宜,不然就不能再出门。下一次出门前,可再和孩子谈一次,是否了解这些规则,如果不能遵守,那就将孩子托付给其他家人和朋友,家长轮流外出,让孩子知道要学会自我控制。

案例3:小球是个甜嘴妞,无论对长辈还是和自己同龄的小朋友都亲善热情,可是每次妈妈带小球去串门,小球总是表现的十分随便,进门叫人后就直接去翻他人的物品,这样的表现似乎有欠含蓄呢。

建议:小球会去随便翻他人的物品是因为他还没有物权的概念,分不清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什么东西是别人的,也没有别人的东西不经允许不能随便乱碰的概念。但是从小球的角度来想,这并不是对别人东西不礼貌的占有,他的动机只是想玩。如果妈妈有顾虑,可以在当下温柔地制止小球的行为,然后为他示范如何请示他人得到同意,并鼓励小球谢谢对方,这样可以帮助小球树立良好的礼貌习惯和物权意识。

案例4:一凡是个很直接的宝宝,总是不经意蹦出一两句令人震惊的话。“你是猪”、“阿姨,你的嘴巴好臭”“妈妈,这个新娘不好看。”当这些从一凡的嘴里出现时,总是搞得妈妈措手不及,窘迫难当。

建议:其实孩子所说的话未必是为了故意要侮辱和伤害别人,所以家长不必对孩子的恶言横加指责,如果孩子在婚宴上当着新娘面说她很丑,妈妈可在事后告诉孩子,不一定要当场、马上把所有的感觉讲出来,如果只想说给妈妈听,附在耳边说就好。也要教孩子将心比心,体会别人的感受与反应,可问孩子:“如果别人也这么说你,你会不会很难过?如果会,就不要这么说。”也要提醒孩子,常常说这种话会得罪人,没有人喜欢跟他做朋友。和孩子讨论他的情绪感觉,建议他使用其他文雅有礼的语句,会比纯粹的斥责更有效。

想要让宝宝成为一个知晓礼貌,遵守礼貌礼仪的好孩子,其实需要家长耐心的用巧劲,而不是一味解说,家长也不能在宝宝表现失宜的时候做出沮丧,生气,暴怒的表情,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行为才能真正对宝宝的人际交往能力起到帮助。宝宝礼貌的培养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的学习。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