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父母拥有的10种不合理育儿信念

来源:网络

家庭不好教育会致使孩子成长不健康的压力与阻力,使父母与孩子都纠缠在不合理信念带来的烦躁、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中,最后造成不良反应,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和人格的建构。

心理学家埃利斯总结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产生情绪困扰,甚至导致神经症的11类不合理信念,甚感其有道理。所以,我联想到现在的儿童教育中,许多家长经常有一些“不合理”的信念。

第一种:孩子必须获得所有人的赞赏,尤其是被学校的老师喜爱和赞许,他才是一个好孩子。

这个观念实际上是个假象,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总按别人的标准的衡量孩子。倘若家长坚持这个信念,可能费尽心思,强压孩子学习各种技能,以获得每个人的欣赏,其结果必然是失望,沮丧和受挫。而孩子犯错误、不完美是正常的,但他们活着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父母、他人的喜欢和称赞而活。

合理信念:孩子只要不被周围所有的人否定和排斥,就可以肯定孩子是受欢迎的。

第二种:我的孩子应该是全能的人,即能在音乐、美术、外语、舞蹈、算术等等的各个方面,展示自己的才华。

这也是一个永远无法达到的目标,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十全十美、永远成功的人。孩子可能在某方面较他人有优势,而某方面却可能不如别人,孩子也无法保证在每一件事上都能成功。若家长坚持这个信念,他就会为自己的孩子永远无法实现的目标而徒自伤悲。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长处”,而过分的要求,只能让孩子永远当个无法实现目标的失败者,家长也是自寻烦恼。

合理信念: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能在某些方面上有所成就,其人生就是有价值的。

第三种:孩子不能做错事,否则就一定应该受到严厉的谴责与惩罚。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世上既然没有完人,每个人都可能会犯错误,但仅凭责备和惩罚则于事无补。因此不能因一时的错误,而将犯错误的孩子视为“坏孩子”,以致对他们产生极端排斥和歧视。所以,家长要根据错误的情况区别对待,不将孩子推到对立面。需要知道的是,孩子犯错误,也是一个学习过程,父母亦非完美,也会犯错,更何况孩子?

合理信念:孩子犯错误后,要让孩子知道被爱、接纳、理解,如何不犯类似的错误。

第四种:我的孩子必须上名牌小学、名牌中学、名牌大学,否则就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孩子不可能每一件事都能成功,关键在于你的孩子如何对待它。未来,孩子的生活和事业上,遭受挫折是很自然的,如果一经遭受挫折便感到可怕,就会导致情绪困扰,焦虑情绪也可能使事情更加恶化。遭受挫折会仔细分析并寻求解决的办法,那么挫折将会是一笔无形的人生财富。

合理信念:孩子上不了好学校是有可能的,没有什么可怕的,成才并非只有一条路。

第五种:我的孩子学习不好、变坏了,都是这个社会造成的,不是我能控制的。

外在因素对孩子是有一定的影响,外界因素并不直接对孩子造成伤害,也不觉得孩子的幸福感。能伤害孩子的,是家长对外界事物的不正确的看法、不正确的理念,能伤害自己孩子的还是自己。孩子完全有能力控制自己,使自己适应外界的环境,其关键是你怎么给孩子示范的,否则,就容易落入不能适应社会的陷阱。

合理信念:我们改变不了社会,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不正确看法,那么社会的力量便可能得以控制和改变。

第六种:教育孩子,那是社会和老师的事,我只能为孩子提供吃喝拉撒睡。

逃避虽然可暂缓矛盾,但问题却始终存在,时间一长,问题便会恶化或连锁地产生其他问题和困难,从而更加难以解决,最终会导致更为严重的情绪困扰。你逃避自己教育孩子的机会,只是暂时摆脱了情绪困扰,但不能真正解决孩子成才的问题。如果你想摆脱孩子教育的责任,那么你还不如不要孩子。古语说的好,子不教,父之过。

合理信念:只要认真对待,在孩子的教育中,我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困难和责任并非想象中的那么难。

第七种:为了防止孩子学坏,孩子应该事事听我的,要不然就是不听话。

对危险和可怕的事情有一定心理准备是正确的,但过分的忧虑则是非理性的。因为坚持这种信念只会夸大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使人不能对之加以客观评价和有效地去面对。这种杞人忧天的观念,只会使孩子生活变得沉重和没有生气。头脑清醒的父母,对孩子的危险是要关注,以便在发生的时候,尽可能避免。但如果过分担忧孩子,未免显得庸人自扰,让自己和孩子背上沉重的精神包袱。我井中月提醒大家,我们不要有控制孩子行为、思想的欲望。

合理信念: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许多不良行为和习惯,是从我们身上学到的。与其管教孩子,还不如先管教自己。

第八种:孩子必须依赖我,所以要按我为他设定的目标、模式、理念去发展。

虽然孩子在生活中的某些方面要依赖别人,但过分夸大则可能使自己失去独立性,导致更大的依赖,从而失去学习能力。而过分夸大依靠的必要性,很可能让孩子放弃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失去自主性而导致更大的依赖,产生不安全感。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人,有好多事情要自己独立处理,孩子不可能事事依赖别人。有这种观念的人是没有长大的孩子,在社会中是很难生存的。另外,家长这样做,也完全忽视了孩子的兴趣、爱好。

合理信念: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属于我们,父母只能在某些方面帮助你,但不能代替你生活。

第九种:孩子只要学习不好,他就不是一个好孩子,而且以后也不会有出息。

过去的成绩会对现今的人生产生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完全是可以改变的,关键在于孩子自己要不要改变,如果他有强烈的愿望想改变自己,总可以找到机会改变的反过来,如果自己认为自己被贴了标签,不可改变,也就不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另外,也许你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技不如人,但这并不等于一无是处,要发掘自己孩子的长处,并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合理信念:过去的成绩已成历史,但并不决定现在和将来,孩子通过自身的努力是有能力改变现状的。

第十种:我为了孩子的未来,应该关心孩子的一切,并要为他的不足感到担心、焦虑

关心孩子这是有爱心,可过分投入孩子的事情,就可能忽视自己的问题,并因此使自己的情绪失去平衡,最终导致没有能力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却使孩子自己的问题更糟。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奉献者,为孩子操心,确实是父母应该做的,但过分地为孩子“呕心沥血”,就会伤害了自己,孩子不仅不会领情,还对孩子无积极意义。

合理信念:对于孩子的问题,我们可以表示关心和付出,但最好根据孩子的实际兴趣、需要进行提供。

故此,艾利斯认为,人们有许多的情绪反应和困扰,都是自找的,许多心理问题,包括神经症,都是由不合理信念造成的。人们难免被一些错误的观念所支配,而且毫不考虑地接受了它们。父母首先要对引发情绪的事件重新评估,改变原有的一些不合理信念,承认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困扰、不协调只是彼此的意见不合、看法不一致,并不是大难临头。

生活中不合理信念还有很多,你的孩子在这种环境下,也一定不快乐。其实,教育孩子的过程,是艰难自我教育的过程。若你存在许多的不合理信念,就会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当你有一个好心境,就能真正意义上理解孩子,有效去熏陶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