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勃然大怒的教育的代价

来源:网络

宝宝不听话,妈妈是否应该发脾气?困惑很可能建立在这样的预设之上:宝宝应该听妈妈的话,不听话就是他不对,妈妈就可以考虑是否发脾气。可以这样看问题吗?

真的是宝宝不听话吗?

很多时候,妈妈期待宝宝听话,而往往宝宝的言行不符合妈妈的预期。不符合妈妈预期的言行就应矫正吗?显然不是。

·有时候宝宝的言行本身无所谓对错。

比如,你想给宝宝买一件红色的衣服,宝宝却要黄色的那件,这时候,宝宝该听你的吗?不是。衣服既然是买给宝宝穿的,尊重宝宝的意愿当然是更可取的行为。

·有时候你希望宝宝听话是出于教养的便利,并不是真心为宝宝好。

比如,宝宝都喜欢玩水,玩水对心智发展意义巨大,但妈妈往往怕宝宝弄湿衣服、地板,或担心宝宝受凉生病而禁止宝宝玩水,这是非常违反宝宝心理发展规律的做法,宝宝不听话也就在所难免了。

·你与宝宝的沟通方式有问题。

即使你的主张是对的,宝宝的言行确实应该朝你期望的方向矫正,但宝宝不听话也未必是他的错,因为这里面还有个沟通方式能否被宝宝接受的问题。

你在理,但表述不明确或与宝宝沟通方式不够清晰、艺术,致使他无法理解你的意思,或者感觉自己不被尊重,他都会拒绝服从。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宝宝,很难理解否定句的意思,当他拿彩笔在墙上乱画时,你跟他说“不要往墙上画!”由于受信息加工能力的局限,他很可能理解成“往墙上画”;如果你对他说:“宝宝,来,画在这张纸上”,可能他就明白了。有时候跟宝宝沟通,你的语气不够礼貌,或者你的居高临下姿态,即使说出来的话能被宝宝理解,也可能产生逆反的效果,问题就出在沟通方式上,而不是宝宝不想“听话”。

“听话” 教育的负面影响

1.妨碍独立性的发展

不听话,很多时候不是宝宝的错,特别是当问题出在你这里时,朝宝宝发脾气就很不公平。你若意识不到这一点,动不动因为宝宝不听话就朝他发脾气,久而久之,宝宝可能会产生这样一种印象:爸爸妈妈喜欢的是“听话”的我,我不“听话”,爸爸妈妈就不爱我了。出于生存的考虑,宝宝也许就此成为“听话”的乖宝宝,由此失去表达自己立场的勇气,成为大人意志的影子,不利于独立性的发展,甚至催生出一种“奴性”的人格。

2.不利于亲子沟通

经常向宝宝发脾气,你很容易以表面的服从来评价宝宝的状态正常与否,而忽视了他内心的真实需要,不利于亲子之间的真正沟通。

勃然大怒的教育代价

即使宝宝真错了,你勃然大怒前最好请三思!

·宝宝如果属于“吃硬不吃软”的类型,那偶尔发发脾气可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但也不可频繁使用这种相对“暴力”的解决方式,否则宝宝会变得疲沓,以后越来越难管教。

·如果宝宝本身比较羞怯,不用发脾气也可以解决问题,你最好不要采取发脾气的办法。

有发脾气的冲动时,这样控制情绪

你不妨建立这样一个习惯:

想发脾气前,暂停一分钟,先问自己四个问题:

问题到底出在宝宝身上还是自己身上?

我是基于教育的便利还是宝宝的成长想发这次脾气?

发脾气就一定能解决问题吗?

有没有其他更艺术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信这样的自问,会让你的怒气有个缓冲的机会,发脾气的概率也将会随之减少。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