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孩子不能接受批评怎么办

来源:网络

一个人有自信是好事。但是,人不能过于自信。过于自信,就是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文过饰非,拒不接受批评,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或建议,那就无法进步。必须尽早加以克服。

孩子不能接受批评,一般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平时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过严、过苛,追求完美,孩子怎么表现家长都不满意,批评过多、过频,使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因此,引起了孩子的反感。反感了,自然就会抗拒、抵触批评。

二是平时对孩子表扬得过多、过滥,不管孩子做得如何,家长总是把“你真好”、“你真行”、“你真棒”挂在嘴边上,进行无原则的廉价的所谓“赏识”。那不是教育,而是在“哄孩子”。

何谓“哄”?就是用言语或行动逗孩子高兴。为此,孩子怎么做都说孩子爱听的话,这就难免有虚假不真实的言语或做法。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产生了一个错觉:自己什么都好、都行、都棒,渐渐地就完全丧失了自我评价能力。因此,就变得不虚心了,给家长批评孩子制造了障碍。你再批评他,他就不接受了,或是接受不了了。

纠正孩子的这种缺点:

一是发现孩子的缺点或毛病,家长先不要批评,而是启发、引导孩子自己反思、反省,这样可以减少对立情绪;

二是可以有意创造一些教育情景,使孩子暴露缺点或毛病,家长及时指出,使孩子口服心服,无法狡辩、抵赖;

三是不能接受批评的孩子是比较敏感的。对于这样的孩子,表扬和批评尤其要注意讲究分寸,拿捏尺度,不可夸大、过分,一是一,二是二。

何谓“分寸”、“尺度”?这是两个很近似,而且都是只能“意会”不好“言传”的概念。

“分寸”,即界限。“尺度”,即标准。都是说,说话、做事不能太过随心所欲,只是随着自己的意思、意志不成,一定要看说话或做事的对象的承受能力,程度应该限制在对象能够接受和承受的范围之内。这样,才是有益的。如果超过了这个范围,就会走向反面。这就是“过犹不及”。

表扬和批评孩子的分寸、尺度没有一定之规,没有统一的、适合所有孩子的一个通用标准。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家长只能细心观察、深入了解、认真研究自己孩子的个性特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因人制宜,因材施教,谨慎从事。

家长要随时观察孩子的反应或情绪动态,“摸着石头过河”,不要鲁莽行事。不能率性而为,不能完全以家长的主观意志或凭空想象做为自己行动的依据。

对孩子要因势利导。孩子在接受批评方面有进步,要及时肯定、表扬。即或是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只要虚心接受批评,态度好,就要从轻发落。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