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宝宝的礼仪启蒙教育

来源:网络

礼仪教育和两三岁的宝宝有关系吗?答案是肯定的。许多家长不断强调宝宝的智力开发,往往忽略了最基本的礼仪教育,殊不知,礼仪就像人的另外一个身份证,代表着人的修养和人格。因此,宝宝的礼仪教育要从小抓起。

不懂礼仪的尴尬

尴尬镜头之二:李小姐的女儿在家里玩游戏,突然家里的电话铃响了,李小姐正在洗澡,无法接听,于是女儿接起了电话:“喂,找谁?不在家!”说完“啪”地一声挂了。

尴尬镜头之三:家里来了客人,大家正吃得欢,三岁的艳艳突然在椅子上站起来,伸手把一盘自己平时爱吃的菜抓到面前,说:“这是我的,你们都不准吃!”桌上可人都面面相觑。

与礼仪教育亲密接触

幼儿礼仪知识:

幼儿礼仪指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社会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帮助幼儿了解礼仪知识、学习礼仪言行、增长礼仪经验,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与礼仪亲密接触,是帮助他们建立礼仪习惯的有效手段。

有的人认为学习礼仪是成年人的事,比如社交方面的礼仪,幼小的孩子又不参加正式的社交活动,学习那些繁琐的礼仪很不现实。其实,这也是对幼儿礼仪的误解。在幼儿期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是切实可行的,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素质的全面提高都有积极的意义。

幼儿礼仪分为生活礼仪、学习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三大部分:

生活礼仪又分为用餐礼仪、仪容仪表、交往礼仪三个方面。用餐礼仪主要要求幼儿学会正确地使用餐具以及用餐姿势;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碗内的干净与整洁;初步学会与人共餐时的礼节,不抢食、不在喝汤时发出声音等。仪容仪表要求幼儿能养成保持身体和服装整洁、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学会保持正确的坐、站、走姿势。交往礼仪是指在与人交往中,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初步学会与人交谈的礼节;初步学会做客的礼节;懂得尊重父母、长辈,会根据他人的年龄情况与他们打招呼。

学习礼仪是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并遵守的,引导他们在活动中做到发言举手、会认真听完别人的话,与别人一起活动(超过3个人)需要服从活动的规则,不能擅自改变规则或任性;在活动室内做到三轻:走路、说话、搬桌椅要轻轻地进行,尽量避免制造噪音;学会和他人在意见分歧时商量解决,能尊重别人的意见;观看的演出时,保持安静、不吃零食、不乱扔东西,演出结束后,懂得鼓掌表示感谢。

公共场所礼仪涵盖面较广,对幼儿而言,要做到初步了解就算达到要求了,进一步的要求为能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在公共场所活动时,能做到谦让,会尊重和原谅别人。

做宝宝的礼仪老师

著名教育家特娜夫人说过:“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的行为要自慎,应处处作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为或的坏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和影响的结果”。幼儿礼仪教育不仅要重视影响幼儿礼仪行为的一些显性的教育因素,更要发掘潜在的教育资源,如父母、同伴等的为人处世、行为方式、仪表、语言等的表率作用。

父母如何做宝宝的礼仪老师

一些在餐桌礼仪教育方面有成功经验的家长,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在吃饭的时候,不要大声喧哗或敲打碗筷。长辈入座后,晚辈才可以入座。吃完后,要给长辈打招呼:“我吃完了。”然后才能离开。孩子如果要大小便,一定要悄悄地告诉妈妈,不要在大家面前大声地说“我要撒尿”之类的不文明语。同时,吃饭时不要用手抠牙,如果塞了食物,要悄悄地告诉妈妈,请妈妈帮忙。

日常交往是培养孩子礼仪的绝好机会。生活中的你来我往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人来访,或到别人家做客时,家长就可以利用这种机会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节假日是人们交往的密集期,也是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的最佳期。

有客人时,家长要引导和鼓励孩子亲切、主动地和客人打招呼,在客人的夸奖声和递过来的一包糖果或一件玩具中,孩子会认识到这的确是一种“乐趣”。客人进屋后,可以让孩子做些简单的招待工作,如:招呼客人坐下、给客人倒茶水等。在大人谈话时,要让孩子明白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才是乖孩子,来回走动和随便插话是对客人的不尊重。当有小客人时,大方地拿出玩具和小客人一起玩,会让小客人格外开心。客人走时家长可以领着孩子送客人一段,家长可以和孩子说:“和××说再见,有空再来!”即使是家长教孩子说的,从孩子嘴里说出来也会令客人感到快乐。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之后,孩子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礼貌的小主人。领着孩子去别人家做客,让孩子在回访中体验礼貌的回应是很实际的礼仪练习。在家长指导着孩子按了门铃之后,要和孩子在门口安静地等待直到主人开门。进门后,家长要引导孩子在问好之后主动把脱下的鞋子排整齐。当孩子受到招待时记着让孩子说声“谢谢”。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奇,在陌生的环境中更是如此,告诉孩子随便乱动别人的东西是不礼貌的,如果想玩玩具或看书,一定要经过主人的同意。在自己玩时记住不要打扰大人谈话,玩过之后,记着让孩子把东西放好。

她们是这样教宝宝礼仪的

肉肉妈,34岁,宝宝:2岁10个月

我的家庭一直非常注重我的礼仪的教育,从小在“程门立雪”,“相敬如宾”的故事熏陶下的我更是希望儿子能传承这种优良作风。孔子云:“不学礼,无以立”。

从儿子两岁,能听懂最基本的命令时,我们便开始教他一些简单的礼仪,例如让他帮忙拿一些物品,然后彬彬有礼的对他说:“谢谢你!”儿子觉得很新鲜,经常将此当游戏来玩,帮我们拿东西,也让我们帮他拿东西。久而久之,儿子便明白接受了别人的帮忙后应该致谢。

每天早上送儿子到幼儿园时,我并不急于敦促儿子向老师问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父母的行为是孩子成长的一面镜子,所以我总是会向老师点点头,然后问好“GOOD MORNING!”让我高兴的是,儿子在一旁学得很快,现在总是和我比赛谁先向老师问好。

自从帮儿子报了英语兴趣班后,我们更是投其所好,每天的必修作业便是教儿子用英语讲出简单的礼貌用语,早上出门要说“GOOD BYE”,晚上睡觉要说“GOOD NIGHT”,致谢要说:“THANK YOU”等等。用他国语言教学对孩子来说会有比母语更大的新鲜感。

国尚礼则国兴,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真希望儿子能发自内心去尊重大中华五千年来的礼俗。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