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哪些不当做法会扼杀孩子的责任心

来源:网络

责任心是一个人生命的纤绳。有了责任心,一个人才把自己的生命与别的生命联系起来,才会产生自我价值感。一个没有责任心,没有价值感的孩子,因为找不到自己的生命在社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便会感到迷惘,因而失去创造成就的动力,就会平庸地混过一生。宝宝的责任心是需要从小培养和呵护的,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的一点失误而影响了宝宝的责任心,哪些不适当的做法会扼杀宝宝的责任心培养呢?一起来看看。

1.破坏性的批评

当一个孩子一件事没做好,家长进行破坏性的批评,因为做错一件事,导致对人的否定,会令孩子觉得太痛苦了。他会发现负责任等于痛苦。作为一个男人,如果他的潜意识里,负责任等于痛苦,那他不可能成为一个好丈夫;作为一个女人,如果她的潜意识中,负责任等于痛苦,那么她怎么能照顾好她的孩子!破坏性的批评导致这些恶果,最后,便会扼杀孩子勇于负担的勇气。

儿童心理学家列举出一些容易使孩子产生痛苦连结和破坏性的话语:

侮辱——你简直是个饭桶!垃圾!废物!

非难——叫你不要做,你还要做,真是不可救药!

压制——不要强词夺理,我不会听你狡辩。

强迫——我说不行就不行!还敢顶嘴。

威胁——你再不学好,妈妈就不爱你了!滚出去!

2.过分严厉,使孩子不敢负责,怕失败,怕惩罚

当我们过分严厉,并且在孩子达不到要求而对孩子进行各种惩罚。例如“你必须把这首诗背出来,否则不许吃饭!”、或者“你必须考到钢琴X级,否则太丢人了!”

最后,当我们过分严厉,孩子就不敢负责任了,因为他感觉负不起责任。

3.越俎代庖,家长包办一切,使孩子产生依赖感

一旦这种情况产生,家长就要累死了。“每一个生命必须独立承担他生命的责任!”这是一个根本性的法则。任何人都不可能对别人负起责任。家长以为自己可以负起,其实你只能负起外在的责任,孩子内在的责任是没人能替代的。

在中国,许多父母沉迷于盲目宠爱,认为孩子小,处处不放心,帮孩子吃饭,帮孩子穿衣,帮孩子洗脸,什么都不让孩子动手,孰不知这种痴情的爱子方式,会使孩子养成依赖性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长毫无益处。

4.对孩子不信任

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必须信任他们。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子,受到别人的信任就能自我尊重。管束孩子不许干这个,不许干那个,还不如信任他们,耐心地说服他们更为有效。我们如果把孩子当坏人对待,他就可能成为坏人。

5.对孩子不放心,时刻监督孩子

孩子对你说:我可以管好自己,你可以不操心了!即使你真的不放心,你也不能表达你的不信任。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问他:你准备怎么管好你自己?每天你做什么,看什么书,从几点到几点,……这样从开始笼统地说负责任,到后来确认下来,实际等于双方达成了协议,签了合同。最后孩子做到了,你要进行表扬;若没做到,帮孩子找原因,为什么不行?这样,孩子不伤自尊,又知道了什么叫守诺。

6.家长的负面榜样作用

孩子是否负责任,父母影响是最重要的。

父母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为了教育孩子,父母该特别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不能把错误的、不良的习惯在不知觉中传染给孩子。

如果你欺骗孩子,被他们知道了,他们就不相信父母了。父母失掉了孩子的信任,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而且欺骗孩子,孩子也学会欺骗他人。

现在我国的小宝宝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十分优越。这些因素促使他们从小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更加严重,而责任感大大降低,这种状况应该引起每个家长的高度警惕。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