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孩子哭泣 妈妈不要发怒

来源:网络

妈妈给文文买来了最爱吃的草莓,文文吃草莓的时候不小心把草莓汁滴在了衣服上,这是文文最喜欢的公主裙,文文一看大哭起来,妈妈赶忙过来哄她,可是文文坚持衣服弄脏了不行,妈妈说什么都没用,最后生气地说,“是你自己不小心弄脏的,脏就脏了,衣服洗干净就行了,有什么好哭的。”

文文更加伤心了,妈妈虽然生气,可就是无可奈何。2岁半的文文最近总是这样,生活中出现一点问题,就会觉得很严重,不可弥补,无论妈妈怎样解释,都不管用,让妈妈头疼不已。

专家分析

妈妈们可能都会遇到文文妈妈碰到的问题,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变得不可理喻,批评教育通通不管用。文文妈妈批评文文的方式是希望给孩子讲道理,教会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的方法是不是有效果呢,让我们先来看看孩子的情况。

0~3岁的孩子在思维方面的发展主要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它的特点是,孩子感知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不能了解事物的本质。例如文文对这件事情的理解是裙子脏了,就没有了喜欢的裙子,她对裙子脏了可以洗干净的认知不清晰、不确切,缺乏对这个事件的连续性的认识。

0~3岁的幼儿在认知方面的发展的局限性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不全面的,所以文文妈妈在批评孩子时所说的话,对于文文来说是一个听不懂的道理。换句话讲,这一阶段的孩子不讲道理,是因为他们听不懂道理。

0~3岁的孩子在一个时期开始变得越来越执拗,让父母难以理解。孩子常常会坚持事物都一定要有固定的模式,丝毫不能改变,例如阿姨穿了妈妈的鞋,孩子坚持一定要阿姨把鞋换回来,否则就会大哭大闹;小椅子一定要放在左边,不能放在右边;吃饭时碗里不能有一点不喜欢的菜,否则必须换一碗。

等等这些不能变通还会延续到4、5岁,常常会让父母觉得不可理喻。实际上这一阶段的孩子在建构秩序、规则以及完美感。秩序和规则符合我们前面讲的孩子在认知方面的特征,他们能够认识的是事物的表面特征,而秩序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很重要,一定的秩序能够给孩子带来的是稳定、安全。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增加对事物的认知,秩序会变得不那么重要。

文文妈妈批评文文的话不太符合孩子在这个年龄的需求,这是我们成人对事物的认识和要求,孩子不能接受,所以依然很难过。

我们了解了孩子发展的局限性,那么当孩子出现状况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专家建议

对于0~3岁的孩子来说,过多的批评,并不能帮助他们解决当前的问题,因为他们还没有建立起是与非的观念,所以爸爸妈妈应该少用批评,而应更多地是要用引导的方式来教育宝宝。

理解孩子面对的困难,给孩子心理上的支持

文文妈妈批评文文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没有站在女儿的角度去理解她所面对的问题。文文的理解是裙了一旦脏了,就会失去,因此很伤心,很焦虑。如果妈妈这时能够安慰她,对她的担心和害怕表示理解和安慰,“妈妈知道你这么伤心是因为很喜欢裙子,是吗”,孩子会觉得有妈妈的支持不用那么害怕,也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而且这一阶段的孩子本身具备易变性,可能一会儿哭得很伤心,一会儿就开开心心的,所以爸爸妈妈不一定要在一个问题上坚持到底,可以分几次在同一个问题上进行引导。

引导,而不是指责

所谓引导,不是批评,也不是扣帽子。文文妈妈说“是你自己不小心弄脏的”,看似要文文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孩子会觉得自己做错了事,会自责。

文文妈妈如果告诉文文,“衣服弄脏了没关系,我们一起来洗干净,下次注意一点可以吗?”最好这时和孩子一起去清洗衣服,既缓解了孩子的焦虑,也让孩子知道自己可以动手解决问题。好一点的指向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指责对方。

了解自己的情绪,克制自己的情绪

文文妈妈生气地批评文文,实际上加重了文文的负面情绪,自己的伤心加上妈妈生气,孩子承受的是双重压力。常常有妈妈告诉我,“孩子一做错事,我实在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

其实,成人的世界远比孩子的世界复杂,爸爸妈妈有自己要面对的困难,也有可能会把其他方面积压下来的情绪带回家,遇到孩子不听话或者做错事,就会严厉地指责、批评孩子,这会让孩子认为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不可原谅,孩子无形中就成为乐父母渲泄情绪的对象,这样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这里我还是要告诉爸爸妈妈,请我们的爸爸妈妈学习了解自己的情绪,克制自己的情绪,做有节制的父母。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