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老师为何都有“乖宝魔法”

来源:网络

为什么你家的小恶魔,在老师眼里却总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天使呢?老师们真的“隐藏”了让宝宝变乖的秘密武器吗?

孩子从幼儿园拿回来的联系册上写满了赞誉之词:非常好的小帮手,勇于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是所有小朋友的好伙伴……他完全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三好生”嘛。但是,为什么一回到家的他简直就像换了一个人:任性,胡搅蛮缠还特别黏人……

如果要给你一个最简单的答案,那就是:在集体生活中,孩子可以比较自觉地遵守同龄人的行为准则,并且为了取悦老师,孩子可以在几个小时内维持必需的乖巧。可是,他离开幼儿园后还是需要放松的,所以,当他面对自己最亲爱的妈妈时,叛逆本性当然就展露无遗了。

不过,孩子的这种“有情可原”绝不意味着回到家后你就该对他听之任之。虽然你不能期待他像在老师面前一样好好听话,或者在和兄弟姐妹、邻家小朋友玩耍时,能像和班里同学一样和平相处。不过,尽量缩小从“魔鬼”到“天使”间的行为差异还是现实的。不信,试试Parents向幼儿园老师们讨教来的妙招吧。

关于分享

父母困惑:孩子在幼儿园很慷慨,什么都乐于分享,但是在家里,他却霸占着小火车,连碰都不愿意让别人碰一下。

老师秘诀:你可以问他是否愿意分享玩具,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你必须分享。你可以退一步说:“你不愿意小妹妹玩你的小火车,但是你不玩了之后,可以让她玩一下吗?”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感觉到,他仍然对自己的玩具有掌控权,可以尽情地玩玩具,只不过在自己不愿再玩时,可以选择把它给别人玩玩。

如果他还说不行,那么就给他点时间限制吧:“你玩这个小火车已经很长时间了,你还可以再玩5分钟,然后就轮到别人了!”之后一定要记住提前1分钟提醒,“时间就快到了”。

如果仍然无效,别抓狂。让孩子选择一件他最心爱的玩具作为“秘密武器”吧,这个玩具其他的孩子都是不能玩的,这样就能保证他对自己玩具的绝对控制的感觉了。但是,除此之外的其他玩具是需要分享的。

关于自理

父母困惑:在幼儿园里,他什么事情都自己干,自己去尿尿,自己去洗手……但是他一回到家就什么都要妈妈帮他。

老师秘诀:在家里尽量创造和幼儿园一样、适合孩子生活起居的环境。现在开始,从孩子的角度去仔细审视家里的家具和摆设,比如洗手池旁是否有一个防滑的小椅子?这样他洗手的时候就能自己够得着。他是否有个专用的小挂钩,挂他擦手的毛巾,或者他的吸管杯子是否放在矮一点的架子上?这样他随时可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他不过是个孩子,帮帮就帮帮吧!你应该这样对孩子说:“老师说你在幼儿园里能自己做这些事情,你可以做给我看看吗?”

切记,在他独立完成一件事后,一定要表扬。你对他自理能力的表扬越多,他就越容易爱上独立完成任务的感觉。

关于耐心

父母困惑:在幼儿园的读书时间里,他总能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很认真地听老师读故事,但是在家里,他总显得那么不耐烦,毫无兴趣。

老师秘诀:幼儿园里每天都有固定的阅读时间,孩子已经非常适应这种规律的安排。所以,你在家里也可以建立一个类似的体系,让读书成为他规律作息的一部分,例如每次读书之前让他先吃点小点心,然后一起做个小手工或者拼图的工作,最后一起读本书。

在他对一本书失去兴趣之前,暂停读书时间,这样他就不容易因此感觉烦躁。别担心,即使他连一本《好饿的毛毛虫》都没有耐心读完,也并不表示他的专注力有问题。你只需要在下一次读书时间时,继续这次的内容就可以了。

关于听话

父母困惑:老师让他做事的时候,他总是屁颠屁颠地照做,但是当我给出同样的指示时,他却好像听不见。

老师秘诀:学会让孩子自己做选择。比如整理自己的东西这件小事,老师会让孩子自己决定如何完成。所以,下次当午睡来临的时候,你可以让他选择是自己走去卧室,还是让他骑在你的肩头带他去卧室。当他不得不和玩得正欢的小伙伴说再见的时候,你可以让他选择是给对方一个告别的拥抱,还是和小伙伴来个击掌。

关于按时回家

父母困惑:在幼儿园的时候,他在玩耍和上课的状态之间过渡得非常自然,没有一点问题,但是每次他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候,离开公园或者结束游戏时间,都非常非常困难。

老师秘诀:学龄前的孩子往往很难接受变化,尤其是“马上就回家”这样快速的变化。因此,他需要成人帮助他了解下一件事情是什么,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你可以说:“你有时间画一幅画,然后我们就准备吃午饭了!”或者在户外的时候,告诉孩子,在你们离开之前,他还可以在秋千上荡15个来回,这样就给了一定的时间,让他有一个缓冲期。

具体描述一下你们即将进行的下一个活动是什么,并且尽可能让他感觉到那个活动多么有趣。比如“我们从游乐场回去之后,妈妈就要准备晚餐了,你愿意帮我一起摘摘菜,和和面吗?”

每次提醒时,你都要给他积极的语气和态度,这能够帮助他顺利地从一件事情,过渡到另一件事情。

关于等待

父母困惑: 幼儿园里的他总是显得非常有耐心,不论是等待吃点心还是等着讲故事,但是在家里,他却是一秒钟都不能等。

老师秘诀:这个年龄的孩子还没有抽象时间的概念。在幼儿园,如果想告诉一个3岁的孩子,还有半个小时妈妈就会来接他了,老师不仅仅会对他这样说,而且会用手指着时钟,告诉他指针走到某个地方,妈妈就会来了。这样的方法在家里同样有效。用孩子能接受的语言向他描述时间。你可以说“再等一集《花园宝宝》的时间,妈妈就可以带你去公园了!”或者“我们再听三首儿歌就可以去吃点心了!”

你也可以通过玩游戏的方法让等待的时间变得有趣而且短暂一些。在陪孩子搭积木之前,你需要把衣服烘干,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孩子比个赛,“妈妈烘干衣服,你把所有袜子配对,看咱俩谁先完成,好吗?”当他完成之后,称赞他他有多快,多有耐心,所以你现在就要奖励他,陪他搭积木。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