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父母不应该混淆早教

来源:网络

“早教到底教什么”,这也是我一直想弄明白的事情:为什么这么多父母愿意把孩子送早教班?早教到底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动辄上万的早教费,为什么能让父母们趋之若鹜?

有个朋友见小区其他小朋友都上早教班了,于是也给儿子报了名,并且如释重负地对孩子说“你看,妈妈也给你报早教班了,以后你就不要怪我了。”——早教成了一个需要完成的任务,相信很多在早教班前驻足观望的父母,更多的考虑是“这个价格我能不能能够接受”而没弄明白早教到底是什么?

嘉宾们的回答是如此一致:早教是父母的责任,它在于你跟孩子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而早教班只是点滴之一,或者说是你对孩子的早教方式之一——这跟我们一直以来的认识多么的不同!

有时候,面对各种信息,父母要明智地选择的确有困难,拿识字来说,识字班不断宣传识字的好处,周围很多孩子都在学,你能经受得住这种比较吗,你家孩子能不学吗?心理学家说,人类有一种社会认同心理,当很多跟你相似的人都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你如果不做,就会有压力,这种压力导致了你的趋同。心理认同感本没有好坏,但被商家利用之后,就成了让我们屈从的弱点。

成长需要等待,这个社会最不能忍受的就是等待,“如果能早不是更好吗?”等待有的时候是一种煎熬,就像按部就班地排队总让人心急冒火,潜意识里“如果有办法能插队就好了”,于是,各种启智班、早教班就这样应运而生了,我们有理由相信,本就急功近利的社会潜流极大地催生了“起跑点”“超前教育”“速成”的概念,这个由商家制造,父母埋单,孩子承受的链条,拴住了多少家长盲目的期待。

不管你是否承认,我们都有一个弱点,就是虚荣。虚荣心大家多少都有点,做了父母,孩子会背多少诗,能识多少字,兴趣特长,也成了可以炫耀的资本,当别人有、你没有,别人行、你不行的时候,你能保持淡定,没有一点失落吗? “光宗耀祖”“出人头地”多少年来的祖训,已经深深刻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你能克服吗?

弗洛伊德说“人都是趋乐避苦的。”把孩子送早教班,早教任务似乎就完成了,这也是不少父母选择早教机构的潜意识。嘉宾陶沙这样总结,“趋乐避苦这是人类普遍的心理,父母也一样,当父母有一份责任在那里,但有时候说实话,每个人都是想偷一点懒,或者让自己舒服一点。你要真问,也许不承认,‘我不是呀,我也挺不容易的’,但认真想想,其实你就是在逃避,就是在偷懒,就是在躲清闲。”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