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请父母蹲下和孩子说话

来源:网络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就是父母要在心灵深处平视孩子。以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蹲下身以平等的心尊重孩子,则更能赢得孩子的心。

知心姐姐卢勤说过:“蹲下身,和孩子平视,你会发现另一个世界。” 蹲下来与孩子说话,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事情或问题认真又亲切的态度,使孩子和父母更亲近。因为用爱的细节不仅能感染孩子,更能教育孩子。

如果我们总是站着面对孩子,我们与孩子的距离,就不仅是身高上的几十厘米,而是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的距离,是一颗心与一颗心之间不能沟通的距离。蹲下来,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关心与理解,蹲下来,营造出来的是一种民主、和谐的相互尊重的成人与儿童的关系,再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的技巧

美国精神病学家威廉·哥德法勃曾经说过:“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当成与自己人格平等的人,给他们以无限的关爱。”“蹲下来”不是形式上的,而是站在同一个心理高度上,以平等的态度和眼光,用认真而亲切的态度,把孩子看成一个需要尊重的独立的人。

摒弃居高临下的心理

镜头1:彬彬最近不知道为什么,父母说什么他都不爱听,叫他做什么他也不愿去做,而且也不说原因。面对孩子这种情况,彬彬的妈妈没有去呵斥他,批评他,而是摒弃父母居高临下的心理,走到孩子的面前,蹲下来,与孩子心平气和地进行了一番谈话,不断地孩子鼓励,彬彬在妈妈温馨话语的鼓励下,很快调整了自己,又变回以前那个乖巧的孩子,并且比以前更懂事了。

分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有一段时间的叛逆期,也会有心烦意乱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父母不要着急,要像彬彬的妈妈一样,冷静地对待,摒弃居高临下的心理,放下架子,蹲下来与孩子说话。只有这样,孩子才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怀,父母才能了解孩子内心的真正想法,知道孩子细微的心理变化及其原因,找出适当的办法帮孩子及时解决问题。如果彬彬的妈妈不能平等地与儿子进行交流,而是摆出长辈的架子,采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对他进行呵斥,命令他听话,试想,儿子还会感动,还会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吗?

与孩子交流要有耐心

镜头2:雯雯与别的孩子打架了,新衣服扯破了,浑身是泥,身上也青一块紫一块是伤。父母看到她这样,气不打一处来,不问青红皂白就把她打了一顿,然后才问她为什么跟别人打架。雯雯挨了打,更觉得委屈,因此不管父母怎么问,就是一声不不吭。父母看着孩子不说话更生气,又把雯雯揍了一顿。

分析:孩子无论多小,都有自己的思想,父母要有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有些粗鲁的父母不分原因就打,不问清楚就骂。小孩子虽然没有反抗的能力,但会对父母的做法会有自己的想法,会产生怨恨的情绪,会用别的方式来表示对父母做法的不满。就像雯雯,不论父母如何吓唬、打骂,就是一言不发,其实孩子用沉默来表示反抗。到这时候,父母就应该停下来反思一下了,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不是太急躁,没有给孩子诉说的机会?如果父母不及时改变自己的态度,与孩子间的沟壑会变得越来越深。

孩子的事情征求孩子的意见

镜头3:甜甜从幼儿园拿来一张报名表,是幼儿园安排的兴趣班,请家长给孩子选择并报名。妈妈问甜甜:“你想报什么班?”甜甜摇了摇头说:“我什么都不想报,报了班就没有时间玩了。”“不会的,你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可以在学习中玩,而且还可以认识很多小朋友,好不好?”甜甜听妈妈这样说,想了一会,高兴地说:“我喜欢跳舞,那就报个舞蹈班吧。”遵从甜甜的选择,妈妈在报名表上给甜甜报了舞蹈班。

分析:父母若想让孩子接受自己的想法,使用暴力或者命令的方式,都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只有尊重孩子,有事情与孩子商量,与孩子很好地沟通,听取孩子的意见与看法,孩子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孩子对父母要求的事情才能够愉快地完成。就如甜甜,父母对与她有关的事情,与她平等商量,一点也不勉强她,所以她才会乐意去做。

注意和孩子说话的语言

镜头4:有一天涵涵没有按时从幼儿园回家,妈妈很着急,但回来后妈妈没有责怪她。只是告诉涵涵,妈妈已在窗口看了很多次,很担心她。涵涵说,她去隔壁楼上的小朋友家看他新买的玩具了,所以回来晚了,并向妈妈道歉。妈妈说:“孩子,妈妈没有要责备你,但妈妈担心你在路上遇到不好的事情。以后,最好先告诉妈妈。”涵涵高兴地亲了一下妈妈说:“谢谢妈妈!”

分析:有些父母与孩子说话的时候,常常使用命令的语气,如“你应该……”“你不能……”“你为什么不……”、“你赶快给我……”这些生硬的语言难免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应该做孩子的引导者,当发现孩子有某方面欠缺的时候,可以给一些委婉的建议,使用“如果”、“不妨”、“试一试”、“或者”等等词语,这样利于孩子接受。比如涵涵的妈妈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冷静地看待孩子的错误,没有强硬的要求该怎么样,而是引导孩子怎么做更好,使孩子感受到母亲对她的尊重。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