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孤独症

来源:网络

汪洋大海之上飘荡着一只孤舟,一位中年父亲带着患孤独症的儿子,无助地坐在船上,看着辽阔的大海。他曾经背着自制的龟壳扮成海龟,陪着儿子游泳,他告诉儿子,自己将会变成海龟,一直陪伴在他身边……

孤独症的孩子,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固定的行为习惯,往往需要他人照顾一生。这种病也称自闭症,通常起病于3岁以前,以明显的社会交往,言语交流异常及刻板行为为特征的广泛发育障碍。其实,多数早期症状在婴儿期即已出现,12~30个月症状明显;少数孩子出生后的前12个月症状极轻或完全正常,12~30个月症状变得明显,出现语言功能退化,本来已会表达的少数词汇消失,并呈现典型孤独症症状。对于孤独症儿童的治疗,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那么,妈妈们如何早期发现孤独症,帮助孩子走入“人间世界”呢?

婴幼儿期的哪些症状应引起家长的重视

1、从出生起就不爱哭、不爱闹、不爱抱,看似好带的宝宝。

2、当婴儿盯着父母或者照顾他的人时,却没有表现出高兴的反应。

3、对噪音似乎过分敏感。

4、5个月左右的孩子,不发出交流的咿呀声。

5、五六个月后还不能辨认出父母的声音,当爸爸妈妈叫他名字时没有反应。

6、五六个月大以后还不和别人进行眼神交流。

7、拿着某样东西,反复重复一个动作。

8、1周岁时仍不会发出咿呀声,而且也不做任何交流性手势。

9、1岁以后不会玩躲猫猫或捉迷藏游戏。

10、2周岁不能说两个字的词语。

如果以上症状出现3个以上,应警惕并及时咨询专家。

孤独症要训练

孤独症的预后与其疾病的严重程度、早年言语发育状况、病因及训练教育状况等有关。部分临床症状较轻的孤独症宝宝,经过正规训练,其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早期识别并予以积极干预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医疗康复机构的规范化的训练以外,家长

在以下领域的积极配合也是影响其预后的关键:

语言能力训练:包括语言理解、发音和表达。

认知能力训练:包括视觉认知,如辨别颜色;听觉认知,如辨别声音;触觉认知,如感受冷热;对数的理解。

自理能力训练,包括训练他们洗脸、刷牙、穿衣等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

社交能力训练:鼓励他们参与集体活动,集体游戏,纠正与他人交往中不恰当的表达方式:如吐口水、怪叫等;进行社会交往的培养,使其与外界沟通,回归社会。

个别孤独症患者,在他们智力普遍降低的基础上,可以表现为有超出常人的一些特殊能力,如日期推算能力、计算能力、背查字典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等等,孤独症儿童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刻板行为和惊人的机械记忆能力。如果训练得当,完全可在社会中生存。在国外,很多自闭症患者都能从事工作,如门卫、整理货架、流水线工人等,而且十分称职。

母子健康温馨提示:疑似孤独症到哪诊断?

宝宝如果有上述症状,最好到儿童医院的神经科、精神科、行为发育科咨询,并接受相关的检查。在2岁至2岁半左右,患儿社会交往、语言交流障碍及狭窄、反复、固定僵化的行为比较突出时,最好在当地孤独症康复机构做训练。

健康课堂:孤独症的3种常用疗法

国际上较常用的治疗孤独症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教育治疗:主要目标是教会他们一些有用的社会技能,如生活处理能力,与人交往的方式和技巧,与周围环境协调的能力等。

行为治疗:主要是促进孤独症儿童的社会化和语言发展,尽可能排除患儿的病态行为,如刻板、自伤、侵犯性。由于患儿的缺陷及其家庭环境的个性差异较大,因此,治疗方案应个别化,移植到家里或其他场合。通过训练父母,取得家庭成员的密切合作,以达到行为治疗的最佳效果。

药物治疗:目前药物治疗还无法改变孤独症的病程,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症状。使用的药物主要有抗精神病药物的中枢神经兴奋剂、抑郁制剂、维生素等。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