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孩子爱摔东西 家长怎么教

来源:网络

孩子快2岁了,最近他好像发现了一个新游戏一样,有事没事就喜欢摔东西,衣服、玩具、纸巾、饼干盒子、遥控器……逮到什么摔什么,还把丢到地上的东西拖来拖去,故意让它们发出声音,搞得聒噪不堪,这个习惯太坏了,我屡次劝说,孩子就是不听话,请问我该怎么办?

孩子摔东西是一种探索行为

排除一些因生气而摔东西的情况,孩子摔东西多半是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小孩子的好奇心很旺盛,一旦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他们会耐心地一次次重复这种行动,这可以说是一种很正常的探索世界的行为。基本上,孩子摔东西的动机可能有以下几种,它们包括:

1、东西摔倒地上产生的变化,包括变形、发出声音、裂开,拖动物体时的物体的状态等,这些改变使孩子觉得好玩,所以这件事让他感到开心。这时候,妈妈可以买一些能发出响声的玩具,将宝宝放到软地垫上,让他自己扔出玩具,再爬着捡回来。

2、把东西摔到地上这件事,会吸引他人的注意。想要得到别人的注意和关爱,是人类的天性,孩子故意做这种“坏事”,是希望借此得到家人的注意,让自己成为焦点人物。家长注意在平时多给孩子一些关爱鼓励,孩子很快就会放弃这个游戏。

3、孩子通过反复的扔东西,了解到自己拥有的力量,意识到自己的动作和动作对象的区别,从中感受到极大的满足和快乐。孩子之所以喜欢这样,是因为发现自己的手变得更灵活,能够随意控制物体,对自己的能力很欣赏。

心理专家:用行为训练引导孩子

1岁到3岁的孩子有一段时间爱摔东西是一种很正常的行为,家长需要做的,不应该只是劝说,而是要想想如何来应对这件事,怎样做到引导孩子、保护孩子。比如把易碎、贵重的东西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家里的家具、电器、花盆等也都要固定好,以免伤到孩子。

2岁的孩子已经可以接受行为训练了,家长可以告诉他这个可以,那个不可以。不过,要他真正理解父母的意思,还得等他再大一点,因此,父母在引导孩子时要讲究技巧。比如让他把不怕摔的小玩具扔到盆里,训练他的手眼协调能力,也可以利用形状积木(方、圆、三角、五角星等),投入形状孔洞(方、圆、三角、五角星等),训练他认识形状的能力等。

家长还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给孩子一些可以摔的小沙包、积木块等玩具,使孩子的双眼双手得到锻炼。玩积木时,如果孩子拼出了一个可爱的图形,家长可以适当的进行表扬,这样会让孩子更快乐。

总的来说,大部分小孩在成长时都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喜欢摔东西,觉得摔东西很有意思。如果持续摔东西不超过2个月,孩子也没有发泄坏情绪,家长一般不需要采取什么严厉的措施,过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玩腻,将注意力放到其他更有趣的游戏上了。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