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如何培养孩子的豁达胸怀

来源:网络


如何培养孩子的豁达胸怀

有的妈妈妈说,自己的孩子太“小心眼儿”了,容不得别人一点点批评,容不得别人一点点缺点。那么,怎么样能让宝宝做到“宰相肚子能乘船”呢?

其实,“小心眼儿”是一种进步

CASE1:妈妈带着未满4岁的丹丹参加学校组织的亲子活动。当老师安排小朋友以两个人一组完成搭积木的活动时,丹丹拒绝与身边穿着旧衣服的男孩合作,她甚至皱着眉头对妈妈说:“我不跟他一组,我不喜欢他穿的旧衣服。”

丹丹妈妈担心这些话被男孩听到后会影响他的自尊心,急忙把女儿拉出教室,并在走廊里严厉训斥她:“你怎么可以说这样的话?”此时,丹丹只是茫然地看着妈妈不做声。

成长提示:对于丹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表现出如此“无情”一点也不奇怪,这也是成长的一种。因为他们已经能够注意到他人身上不同于自己的特性。发现自己与别人的区别也是形成自我的一个过程。

CASE2:4岁的宝儿从幼儿园回家就一直闷闷不乐的,妈妈给他买糖果,他也不乐意。妈妈很奇怪,就问宝儿为什么不开心。宝儿说,今天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分水果,由于数量不够,在无意中就给宝儿分了一个比较小的。其他同学笑话宝儿。宝儿很不开心,他觉得老师是不喜欢他了。妈妈就郁闷了,孩子怎么这么多心思啊,不就一个苹果吗,都想这么多。

成长提示:对宝儿而言,分苹果是“大事”,这预示这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这也代表,小朋友有了新的需求:被喜爱、被尊重。这是形成独立人格的一个重要过程。这时的“小心眼”不代表他不宽容,只是代表他对“尊重”、“被爱”的渴求。

如何让宝宝学会“宽容”

为孩子树立榜样

孩子的宽容之心最主要的来源就是家人。孩子最初是从爸爸妈妈那里学习待人接物的方式的。妈妈宽容、大度、遇事不斤斤计较,与邻里、同事之间融洽相处,孩子自然就会学着妈妈的样子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宽容、乐于与人相处。

对孩子也宽容

如果孩子不小心犯了诸如打破杯子这样的小错误,妈妈是告诉孩子,其实妈妈有时也会犯这样的无心之错,只要下次小心就可以避免,孩子会从中体会到宽恕别人的好处。从原谅孩子的错误开始,用宽容的心去引导他认识自己的错误,让孩子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除了批评、惩罚以外还有宽容。

教孩子学会心理换位

心理换位是指当双方产生矛盾时,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思考对方何以会如此行事、如此说话。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许多孩子只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习惯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而要消除这种现象的办法就是“心理换位”。

教孩子接纳别人的缺点

有缺点和不足乃是人性的必然。和同学相交,和朋友相处,完全没有必要求全责备,完全可以求同存异,只要同学和朋友的缺点不是品质方面的,不是反社会的。对于朋友的缺点和不足,对于同学心情不好时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没有必要事事计较。

让孩子多与同伴交往

宽容之心是在交往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孩子只有与人交往,才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都要犯或大或小的错误,只有学会容忍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才能与人正常交往,友好相处。也只有通过交往,孩子才能体会到宽容的意义,体会到宽容带来的快乐。

鼓励孩子“纳新”和处变

宽容不仅体现在对“人”的态度上,也表现在对“物”和“事”的态度上。父母要引导孩子见识多种新生事物,让孩子喜欢并乐意接受新生事物,允许孩子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这样能让他更好地承受事物所发生的意想不到的变化,善知变和应变。

学会宽容,其实是一个非常深奥的课题。它是需要我们学习一辈子。对于孩童而已,做到宽容,并不容易。孩童的世界是黑白分明的,要他理解“宽恕”别人的错误,是非常困难的。要让他们学会宽容,应先由对他宽容做起。一面要求他对别人宽容,一面对他是吹毛求疵,这是不够说服力的。而我们的耳提面命反而会给我们很大压力。我们不妨,也宽容一点,给他们一个成长的空间,这也是给我们自己一个休息的空间。至于成长需要走的弯路,他们如我们从前,终需要一一走过。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