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来源:网络


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在万千宠爱中成长的,被家长过多过细的照顾保护,造成孩子依赖性强,自觉性和独立性差。从孩子发展的需要看: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可以说挫折伴随着孩子成长的每一步。有意识地让孩子受点“苦和累”“受点挫折”,尝试一点点生活的磨难,使孩子明白人人可能遇到困难和挫折,有利于孩子敢于面对困难,正视挫折并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那么,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呢?

一、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挫折

孩子生活中有不同的活动,当孩子面临困难时,我们应该让他直观地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反复体验中逐步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从而真切地感受到要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成功的喜悦恰恰来自于问题的解决。只有让孩子在克服困难中感受挫折,认识挫折,才能培养出他们不怕挫折、敢于面对挫折的能力。

二、利用和创设困难情景,提高孩子挫折承受力

在孩子的生活、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随机利用现实情景,或模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难题,让孩子开动脑筋,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孩子在经历了由不会到会,由别人帮助到自己干的过程后,心理上会得到一种满足,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自理能力。成人还可以创设一些情境,如:把孩子喜爱的玩具藏起来让孩子寻找,让孩子到黑暗的地方取东西等。但是,在创设和利用困难情景的时候,要注意几个问题:

1.必须注意适度和适量。设置的情景要能引起孩子的挫折感,但不能太强,应该循序渐进,逐步增加难度;同时,孩子一次面临的难题不能太多,否则,过度的挫折会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其产生严重的受挫感,从而失去探索的信心。

2.在孩子遇到困难而退缩时,要鼓励孩子,在孩子作出努力并取得成绩时,要及时肯定,让孩子体验成功,从而更有信心去面对新的困难。

3.对陷入严重挫折情景的孩子,要及时进行疏导,防止孩子因受挫折而产生失望、冷淡等不良心理反应,在必要时可帮助孩子一步步实现目标。

三、利用榜样作用教育,增强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讲述一些名人在挫折中成长并获得成功的事例,让孩子以这些名人做榜样,不畏挫折;要注意父母和老师的榜样作用,在孩子眼中,父母和老师非常高大,无所不能,他们对待挫折的态度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态度和行为;同伴也是孩子的“老师”,教师要抓住同伴的良好行为树立榜样,增强孩子抗挫折能力。

例如:有些孩子不敢走平衡木,老师在旁边鼓励说:“别怕,你行!”或者说:“你像某某小朋友一样勇敢,老师相信你!”在榜样的影响下,孩子会树立信心,努力去克服困难。当战胜困难后,老师的“你真行”就会变成孩子心理上的“我真行”。

四、多鼓励,改变孩子的受挫意识

孩子只有不断得到鼓励,才能在困难面前淡化和改变受挫意识,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成人要多鼓励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一旦进步,要立即予以表扬,强化其行为,并随时表现出肯定和相信的神态。成人的鼓励和肯定既能使孩子的受挫意识得以改变,又能提高他们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是家长、老师共同努力的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能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进行培养,否则,孩子在压力面前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经常笼罩在这种挫折感中,会损害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总之,在孩子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挫折不行,挫折过多、过大也不行,成人要正确引导,使孩子能正视并战胜挫折,健康发展。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